十、文明流通的動脈: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公元前2世紀開始出現的一條聯系中國和歐亞大陸的交通要道,由於這條道路開始時以絲綢貿易為主,所以人們便稱它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德語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19世紀末提出的。

這條陸上道路從中國的長安(今陜西西安)開始,經甘肅、新疆,進而到中亞、西亞,並一直聯結到地中海沿岸各國。華夏文明和地中海沿岸文明開始時互不了解,到了公元前7世紀左右,古希臘人開始知道有一個東方的古國,但對這個古國文明的情況不甚了了。考古學家已經證實,在絲綢之路沒有開通之前,黃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到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的草原上,已經有人踩出了一條時斷時續的草原貿易小道,但這完全不能與絲綢之路相提並論。只有到了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和歐亞大陸諸國才開始有真正的交往。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古代通商的道路,它更是連接古代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紐帶,是東西方文化和科學技術交流的橋梁,是橫貫歐亞大陸的歷史文化大動脈。絲綢之路促使人類文明在不同地域之間進行交流。不同文明傳來的新鮮養分,孕育著新的文化。它是古老的中國走向世界、接受世界其他地方文明營養的主要通道。中國文化性格的塑造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

永昌錦   東漢

時尚品絲綢

中國人大約在四五千年之前就開始養蠶、種桑、繅絲、織絲。傳說中的黃帝後妃嫘祖,就是養蠶的創始人。直到紀元之後的很長時間,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唯一養蠶織絲的國家。絲綢,是中國人對世界的最重要的奉獻之一。

歷史上歐洲人對中國的了解,有兩個關鍵物品,一個是瓷器(“中國”一詞,就與瓷器有關),另一個是絲綢。古羅馬人稱中國為塞裏斯(Seres),意即為絲國,當時他們聽說這個遙遠的東方古國生產絲綢,於是有了這樣的稱呼。

現代人很難想象,當初古羅馬人得到絲綢時的激動心情。大約在公元1世紀時,他們從帕提亞人手中得到中國絲綢,終於見到了那個來自遙遠東方古國的神秘產品——他們早就知道這個地方以產絲綢而著名,古希臘人在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就知道中國人生產絲綢了。

淺褐色菱紋羅地信期繡   西漢

但羅馬人當時並不知道,它是蠶吐出的絲。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這些絲綢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摘下來的樹皮放在水中浸泡,再用梳子梳理,就會出現白色的絲,這就是絲綢的原料。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人喜歡養一種小動物,比金龜子大一些,這種動物養了幾年,就會吐出白色的絲來。這都說明,羅馬人當時並不知道蠶為何物。

據說,愷撒大帝非常喜歡絲綢,他穿著絲綢衣服到劇院看戲,轟動全場。絲綢受到了羅馬人的狂熱追捧,少女們穿著絲綢衣服在街上招搖,有錢人也以絲綢衣服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弄得絲綢價格暴漲,最高時達到一磅約十二兩黃金。昂貴的價格並沒有阻擋時尚界的興趣,但卻使國家的統治階層憂心忡忡。由於擔心他們帝國的黃金被淘空,羅馬元老院竟然通過一項法令,禁止人們穿著絲綢衣服。他們的理由是:姑娘們穿著這樣透明的衣服,有傷風化。

緙絲紫鸞鵲譜   北宋

絲綢之路由絲綢而發端,當然並不止於絲綢。開始的交流是由絲綢的魔力而引起的,後來的交流中,就由絲綢而擴大到其他產品,並進而由產品的交流擴大到文化的交流。

開路者張騫

講絲綢之路,就不能不提一個人,他叫張騫,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宮廷侍郎,這條橫跨歐亞的路,就是他率領一小隊人馬,在千辛萬苦中開拓出來的。人們稱張騫是“鑿空”西域——意思是本來沒有路,路是他開辟出來的。是張騫和他的探險隊伍開啟了中西方互相了解的大門。當時中國人對歐亞大陸的情況並不了解,雖然也知道不遠的地方有很多新奇的風物,有許多有趣的國家。

漢武帝在位時,西域有36個小國,這些小國後來都被匈奴征服。匈奴的力量強大後,對西漢王朝構成直接威脅。西域為匈奴控制,漢朝向西的道路就斷絕了。漢武帝為了消除這個心頭大患,就派勇敢而卓識的張騫出使西域,一方面了解西域的情況,一方面意在聯合大月氏,以共謀討伐匈奴之事。大月氏是西域的一個部落,匈奴人曾經殺死月氏王,並把月氏王的頭顱做成酒器,二者之間有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