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孫子兵法》:百代談兵之祖

《孫子兵法》是記載孫武的兵學思想的古代經典,共13篇,約六千字。孫武是春秋末期人,由齊入吳,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他的出生年代據推算是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540年之間。由於《孫子兵法》的很多內容帶有戰國時代的特征,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孫子兵法》有可能是完成於戰國中期,它記錄“孫子學派”的軍事思想,這個學派的創始人則是孫武。

據統計,中國古代兵書,從先秦到清代,有三千多種。在所有的兵書中,最高的經典是《孫子兵法》。它最有戰略高度,最有哲學色彩,最側重運用之妙,最為後代兵家所重視,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說,它是“百代談兵之祖”。

充滿智慧的戰略思想

《孫子兵法》的戰略思想十分豐富,充滿智慧。我們舉出其中幾條來說一說。

第一,先計而後戰。

用兵之前,要在廟堂之上對敵我雙方的各種因素進行比較研究,這就是“計”。這種“計”,主要要考慮五個方面:道、天、地、將、法。孫子說:“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首先是“道”。道是民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就是“人和”。接下去是“天”、“地”。“天”主要指時令,寒熱二氣的消長。“地”指地勢的遠近、險易、廣狹、高下,同時還要講戰勢的“死地”(危險地帶)和“生地”(安全地帶)。再接下去是“將”、“法”。“法”是管理軍隊的“法”。“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這些都屬於“法”。孫子說的這五個方面,屬於19世紀德國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說的“戰略要素”。判斷戰鬥力的強與弱,決定某一場戰爭可以打還是不可以打,預測打的後果是什麽,不能單獨看其中一種或兩種戰略要素,而要看所有這些要素的強弱及其組合狀況。這體現出孫子思想的整體性思維的特點。

第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這是《孫子兵法》中流傳最廣的名言。

上面說在廟堂上要從五個方面對敵我雙方進行比較計算,這樣做的前提就是要知彼知己,了解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知彼當然不易,因為敵方不會讓你了解他的真實情況,他一定會采取保密措施,進行偽裝,制造假象,給你假情報,總之要把你搞糊塗,讓你受騙上當。同樣,知己也不容易。自己方面的民心如何?將領的才能與心理狀況如何?士兵的士氣與訓練狀況如何?等等。這些也並不是一目了然的,有時也會出現許多假象。歷史上常有這種戰例,明明軍隊已經不能打了,但將領對國君隱瞞實際情況,結果一交戰就全軍覆沒。所以孫子強調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又說:“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就是說,知己而不知彼,知彼而不知己,知己知彼而不知地知天,勝利都只有一半的概率,只有知己知彼而又知地知天,勝利才有百分之百的概率。

朱雀銜環杯   西漢

第三,“兵以詐立”。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又說:“兵以詐立。”他認為用兵必定要用詭詐之道,這是重要的戰略思想。這個思想又被後來的兵家概括為“兵不厭詐”。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也專門討論“詭詐”,他說“戰略”這個名稱就是來源於詭詐這個詞,所以戰略本來就具有詭詐的性質。

兵以詐立,所以要“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也就是要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

兵以詐立,所以要“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就是要用種種辦法來引誘敵人犯錯誤,使敵人的將領狂暴自滿,使敵人內部分崩離析,使敵人四處疲於奔命,乘敵人混亂之際奪取勝利。

兵以詐立,所以要“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在敵人完全意料不到的時間和地點對其發動攻擊。“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是《孫子兵法》的名言。

用兵者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靠的就是兵不厭詐。兵不厭詐,就是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