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冊 第十六章 故國故人(第3/8頁)

公子利輕輕一點頭,轉身離去。

子為父守孝,三日不食粒米,一年不食蔬果,縮衣減居,不飲宴,不近女眷。他雙眼紅腫,面色蒼白,可一收到我的東西不到半日就來了。見一面,則心降;見一面,則心悅;見一面,則心夷。這一份深情,叫我如何回報?我知道他想留下我,可喪期三年,難道他要留我三年,留到他祭天為君?如果真是這樣,我恐怕真的要應了陳盤的話,長留秦宮了。可我走了那麽一大圈,若最後還是做了秦宮裏的如夫人,我這一生豈非是個笑話?

不,我絕不能留在這裏。

這一夜,我裹著絲被聽了門外石階下秋蟲一宿的悲鳴,想了許多年少時的事,也想了許多離開秦宮的方法。第二日清晨,平日給我送書簡的寺人準時前來,但這一回,他帶來的不是書簡,而是一件素白的巫袍和一道新君的君諭。

公子利召我覲見。我在他簡居的偏殿見到了一身麻衣孝服的他。這一回,他沒有喚我阿拾,只請我作為巫士參加秦悼公的葬禮。諸侯薨,屍身需在宗廟停放五月,我若要參加葬禮就必須在秦國再住兩個月。可他的請求,合情合理,我拒絕不了。

“這是下葬之日的安排,巫士且看看還有什麽疏忽之處。”

“外臣敬諾。”

公子利讓寺人擡了一箱竹簡、木牘放在我面前。我俯身拜過,兩個寺人將箱中之物全都摞到了我身前的一張黑漆長案上。

“都下去吧!”公子利一揮手,偏殿裏伺候的人全都退了出去。

殿內忽然變得極安靜,我低頭默默讀卷,他亦無言翻書。起初,我還能聽到彼此一呼一吸的聲音,到後來只隱約聽見有鳥雀在殿外追逐嬉鬧,脆脆的鳥鳴聲聽著真切卻又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如山谷回音般在空曠的大殿中縈繞。

“原來……趙世子與你在太史府中讀卷就是這樣的感覺。”寂靜之中,公子利的聲音幽幽響起。

我愕然擡頭,直直撞進了他的眼睛。

“你和他的事,無須解釋。當年我在雍城第一次見到他時就知道他和我一樣戀慕著你。他那樣的人物,你和他親近也是早晚的事。怪只怪我當初對你不夠狠心。”

“狠心?”

“當年你在城樓上對我說的話都是騙我的,你是不願嫁我才編了神譴來嚇我,對嗎?渭水招魂,你已經在我懷裏死過一次,我好不容易再見到你,又怎麽敢再拿你的性命冒險。所以,我怕了,明知你騙我,卻還是放你走了。可這些年,我沒有一日不後悔。”

“公子……”

“這是趙婦打的?”公子利蹲在我面前,伸手撫過我下頜上一道淺淺的疤痕,“我當初真該狠心留下你。那樣,你也不用被他傷這一回。”

“公子深情,阿拾無以為報。”我俯身叩首。

公子利苦笑道:“你心有七竅,我要什麽,你不會不知道。我能給你什麽,你心裏也清楚。只可惜別人趨之若鶩的東西,你卻不屑一顧。我當初愛你這一點,如今卻恨你這一點。”

我看著公子利哀傷的眼眸,心裏一陣唏噓。如果我當年愛上的就是眼前的這個男人該多好,那我這一生的困境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只可惜,愛從來不由我自己。

“阿拾,留下來,好嗎?我可以送你出宮,只要你留在秦國。”公子利懇切地看著我。

我搖頭,俯身再拜:“晉國尚有阿拾心中未了之事,待先君落葬,還求公子準歸。”

“是未了之事,還是未了之情?”

“確是未了之事。”

“好,你先起來。”公子利輕嘆,俯身將我扶了起來,“何事未了?利可否相助?”

相助?一道微光如流星劃過我心頭。是啊,雖然秦國這些年一直安於西陲,但秦人在列國之中早已編織了一張不遜於天樞的大網。我心心念念要到魯國去探查藥人的線索,殊不知一座巨大的“寶庫”此刻就站在我面前。可是——秦人的密報,我這晉國巫士能看嗎?

“阿拾確有一不情之請,望公子成全。”我思忖再三,還是伏跪在地說出了連自己都覺得荒唐的請求。

公子利默默聽我說完,俯身將我扶了起來:“起吧!你隨我來。”

“公子同意了?”我擡頭,絲毫不掩藏自己的驚愕。

“你以為我會拒絕?”

“拾乃晉巫,公子有忌諱也是應該的。”

“你今日才說這話也委實太晚了。你可還記得當年的仲廣——那個被你設計死在大荔都城裏的叛臣?”

“自然記得。”

“那你再仔細想想,仲廣當年只是因為了解秦軍東境的布局就必須得死;而你赴晉時,別說東境,秦國全國的布軍圖你恐怕都能分毫不差地畫出來。秦人百年來傳遞、閱讀密報的方法你也都知道。可你見過我派去殺你的人嗎?我當初信你,如今怎會吝嗇幾卷陳年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