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誡 她們……當真能如此嗎?(第3/5頁)

【從當時班昭所處的歷史背景來分析,其主觀目的卻是想矯正時俗,預防重新出現外戚專權跋扈的現象。

同時也是政治需要,因為班昭的身份地位,就決定了她只能用寫作《女誡》這種“曲線”方法,來達到防制外戚,以挽救國運的目的,畢竟那是已有外戚跋扈擅權的苗頭,於是班昭才試圖通過對宮中女性的教育,來矯正時弊防患未然。】

【但我們也看到了與《卑弱》相關的內容,單是此,就是格外壓低女性和縮減女性地位!】

【其後更是被人爭相傳抄出去,以此作為約束和禁錮女性的工具!】

【哪怕班昭其實是一貫主張女子教育的,自已便因在宮廷為皇後及諸嬪妃講學,而被人敬稱為“大家”,並且班昭的父家與夫家皆有對女子進行教育的傳統,但顯而易見,《女誡》誕生的根本意義,從其內容上就真正走偏了。】

【而且也實實在在被人所利用,甚至連女性自身都意識不到,這些內容是在約束和禁錮她們的思想,以及身心自由!】

【難道生而為人,身為女性,就真要將自己擺在低於男性的位置?】

【甚至是……要匍匐在男性的腳下嗎?!】

匍匐腳下??!

天幕何至於用這樣的詞來形容她們?!

歷朝歷代下,不少女子竟一時攥緊了拳,呼吸也漸重起來。

可……女子卑弱,要恪盡本分,不能與男性相提並論等,豈非就是如此?

不……太難聽了!

而且也實在是……太辱人了!

也不知多少女子瞬間漲紅了臉,可顯然也是有羞恥之心的。

於是一時間,她們竟多少產生了點抵觸之心。

只是迷茫和慌亂之意仍然更甚。

【再說夫婦第二——】

【……丈夫要是沒有賢德品行,則無法駕馭領導妻子,妻子要是不賢惠,則無法事奉丈夫。

丈夫駕馭不了妻子,就失去了威嚴,妻子事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義……】

【觀察現在的君子,只知妻子婦女不可以不駕馭,威儀不可以不整頓,所以注重男子的教育。

殊不知丈夫是主人何以不侍奉。禮和義不可以不存在啊。但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蓋彼此的禮數嗎?《禮記》八歲開始教的書,十五歲學成。不可以只依據這些為準則!】

【在《夫婦》篇中,班昭認為丈夫比天還大,還須敬謹服侍,“婦不賢則無以事夫,婦不事夫則義理墜廢,若要維持義理之不墜,必須使女性明析義理。”】

【若是君子,相敬如賓倒也無可厚非,但丈夫若非君子,無異於雞鳴狗盜,小人奸佞之輩?也要當做天來服侍?】

【但話說回來,丈夫哪裏就比天還大了?!哪裏就要敬謹服侍了?!】

【古代的男人的確操持外務,可操持內務的不是女子?生兒育女的不是女子?保家宅安穩的不是女子?諸多分工和事項,要真算下來,又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憑什麽男人所做之事,就比女子高貴了?!】

【更何況男人能做的那些事,女子又不是不能做,也就是男人不能生孩子,不然也可以是“女主外,男主內”!】

女主外,男主內?!

天幕倒是真敢說!

但男人能做的事情,女子當真不能做?

若是如此,那先前的平陽昭公主算什麽?呂雉算什麽?鄧綏又算什麽?

這樣一想,他們能反駁的話好像也沒了底氣和支撐……

再說聽天幕說到這裏的女子們,也是“會心一擊”,有的雖仍思緒混亂,但有的卻是又仿佛明悟了什麽一樣。

而後又聽天幕繼續說道——

【再看《敬慎》篇中,則主張“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無論是非曲直,女子應當無條件地順從丈夫。”一剛一柔,才能並濟,也才能永保夫婦之義。】

【即陰陽不同性,陽以剛為德,而陰以柔為用。

男女品行相異。男子以剛強為貴,女子以柔弱為美。】

【所以諺語說:“生男如狼,還害怕他懦弱;生女如鼠,還害怕她像老虎般兇猛。”

然而修身不過一個敬字,而避強不過一個順字,以敬來修身,以順來避強,女子的敬、順之道,這是婦人的大禮。】

【那麽敬不是別的,敬是一種持久恭敬的態度。

順不是別的,是寬和,寬裕。持久,就是知足,寬裕,就是要謙恭。】

【夫婦之間過於親密,終生不分離,在室內周旋,這樣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輕薄怠慢。這樣的事一發生,言語就會過分了,放縱恣肆就會產生侮辱丈夫的想法,這是因為不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啊!】

【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的不可能不爭論,曲的不可能不辯駁,爭論辯駁一產生,就會有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