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險境(第4/9頁)

那人聽到叫聲,突然尖嘯一聲,發瘋似的朝老漢撲過去。老漢嚇得往後直退,後背撞在籠屜上,籠屜倒翻下來,滿籠的蓬燕糕滾落一地。袁從英一個箭步沖過來,正要再擒住那人,卻見他突然跪倒在地,從地上同時抓起三四塊蓬燕糕,拼命往嘴裏塞。直塞得嘴巴鼓鼓囊囊的,眼睛往外暴出,連眼白都翻了出來。袁從英雖身經百戰,可也從來沒見過這番景象,一下子沒了主意,向狄仁傑直瞧。

狄仁傑面沉似水,厲聲喝道:“從英,快制住他,他這樣要把自己活活噎死的。”

“是!”袁從英伸手一握,把這人的兩手牢牢反剪在背後。可是那人居然又探出頭,從地上咬起塊蓬燕糕,翻著白眼,艱難地往下吞。袁從英只好把他提起來,半豎在那裏,只見那人抻著脖子,嘴裏發出痛苦不堪的呻吟,身體的扭動漸漸緩慢下來,終於眼睛翻上去就再也沒有翻下來,頭往下一耷拉,繃得緊緊的身軀瞬間軟塌。袁從英一探他的鼻息,驚詫地看看狄仁傑:“大人,他死了。”

他輕輕地將此人的身軀放到地上,狄仁傑走過來蹲在旁邊,沉默地端詳著這張完全變了形的臉,嘆了口氣:“從英,你弄些水來擦擦他的臉,我要驗看一下。”

經過擦洗,這人的臉現出些許原來的模樣。雖然口眼歪斜,臉色青灰,已辨別不清原來的五官形狀,但依然可以看出年紀不大,也就二十來歲。

狄仁傑拿起他的手仔細檢查,又看了看他身上的衣物,問:“從英,你能看出這人是做什麽的嗎?”

袁從英略一沉吟:“大人,他似乎是個道士。”

“嗯,是因為這道巾嗎?”狄仁傑指指那人頭上歪斜著的一個青布幅巾,因為松松垮垮地掛在耳後,又被亂發遮蓋,所以剛才他們都沒看見。

“是,還有他身上穿的,應該也是道袍。”袁從英指指那人的破爛衣衫。

“不錯,這衣服確是得羅道服,但是有一個問題……”

“有什麽不對嗎?大人。”

狄仁傑從那人的衣領裏拖出一條鏈子來,道:“從英,你看看這個?”

狄仁傑的手掌正中是一片金燦燦的長方形掛墜,在日光照射下放出耀眼的光芒,金框中嵌著一塊淡綠色的寶石,通體透明,隱約可以看到寶石內部還刻寫著一些奇怪的紋路,既不像花紋,更不像文字,十分罕異。

袁從英疑惑地看看狄仁傑:“這樣東西很古怪啊,不像是道教中的物件。”

“這點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你看這些紋路,非花非獸,歪斜扭轉,不似中土教派中的任何圖符或象征。那麽這個道士身上,怎會佩戴這樣一個物件呢?”狄仁傑把鏈子從那人的頸項上取下來,在手裏掂了掂,道,“這應該是純金制成的,還有這塊綠色寶石,也是罕見的珍貴之物,身上既然有如此值錢的東西,又怎會困苦地流落山中呢?”

“是啊,大人,他既然都餓成這樣了,為什麽不把這個物件或當或賣,去換點吃的呢?”

“從英,你覺得他剛才的狂食僅僅是因為饑餓嗎?”

“那還能因為什麽?”

“不好說啊。雖說餓極之人確實會不顧分寸地亂食一氣,也有因此而飽脹致病的例子,但像他這樣活生生吃死的,卻令人難以置信啊。”

狄仁傑接著將此人的手掌翻開,示意道:“從英,你再看他的手。他左手的每個手指指腹都染著顏色。”

袁從英點點頭,他也發現這人的左手很奇怪,整個手掌上都是黑紅藍綠各種顏色,手指的指腹上更是各色重疊夾雜。袁從英沾了點水用力擦了擦,擡頭道:“大人,這些顏色擦不掉,好像都印進去了。”

狄仁傑點點頭,站起身來,叫過賣糕的老漢:“老丈啊,我二人還要繼續趕路,只能請你把屍首運下山去交官了。”

老漢滿臉難色:“這,這……”

狄仁傑從腰上解下一串銅錢,塞到老漢手中,道:“老丈,這人死狀甚是可疑可憐,需得要報請官家好好勘察,另外,總也要給他找找親屬家眷,好入土安葬啊。”

老漢嘆口氣:“唉,看來只好用我這運家夥的車來運他了,真是晦氣啊。”

狄仁傑道:“從英,來,幫幫這位老丈。”

袁從英答應一聲,正要上前幫忙,忽然目光一凜,右手緊緊抓住懸在腰間的若耶劍,朝山道旁的樹叢邁出兩步。

狄仁傑警覺道:“從英,怎麽了?”

袁從英站在原地,目光如箭,在樹叢草窠上掃了一遍,輕籲口氣,回身道:“大人,沒事。咱們準備出發吧。”

二人幫著老漢把屍體擡上推車,目送老漢順著山道蜿蜒而下。袁從英牽過馬來,道:“大人,您騎我這匹。”

狄仁傑上了馬,卻並不著急出發,看看袁從英,問道:“從英,你剛才發現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