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保羅·艾弗森聲稱自己是平民出身,在賓夕法尼亞的煤礦區長大,年輕時來到中西部,與弗朗西斯·錢德勒結婚,也就成了威廉姆·錢德勒和瑪麗·錢德勒的女婿。威廉姆·錢德勒有一家制藥公司,且和福特家族交好。艾弗森和弗朗西斯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我把這篇文章打出來,記了筆記;以前我還以為瑪麗安是獨生女。

根據這篇文章,艾弗森頗有抱負,精明能幹。那時候塞繆爾·英薩爾1在北岸忙著搭電線,阿穆爾2家族經營畜牧場,艾弗森在他嶽父的幫助下購買了一個日漸衰頹的冶煉廠。那以後沒幾年,他就把這處產業打造成一個專門的加工廠,生意蒸蒸日上,很快就連本帶利還清了嶽父的貸款。鼎盛時期,艾弗森鋼廠的農具制造名聲赫赫,有三千多名雇工;戰爭期間又轉而制造軍用裝備,工人達四千之多。

艾弗森鋼廠還是芝加哥第一個接納工會的制造廠,前提是工會不幹涉企業管理。雖然對所謂“企業管理”的範圍有過一些爭論,但艾弗森這一注下對了。1938年,芝加哥近7.8萬鋼鐵工人參與的大罷工激化成一場騷亂,共和鋼廠竟有10人喪命;而就在同一條路上的艾弗森鋼廠,卻安然無恙;而艾弗森本人最後還出來收拾亂局,成了那些工廠主和工人們之間的調解人。

另一篇文章介紹了艾弗森的慈善活動:戰爭期間,為幫助猶太人逃離納粹鐵蹄下的歐洲,艾弗森捐贈了大筆款項。一些捐款流入了猶太復國主義組織3,幫助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或是移民到美國;在科德爾·赫爾4執掌國務院的情況下,這並非易事。艾弗森的努力贏得了普通民眾的尊敬,尤其是那些來自納粹占領國的移民,或是有家人在那邊的。文章裏有一張艾弗森和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威廉姆·格林的合影;格林稱頌艾弗森是“人人臨危自保之際,少數敢於挺身而出的英雄。”

我下載了照片仔細研讀。此人居住森林湖市5,既是工業大亨,嶽父又和亨利·福特6交好,為何要為猶太人挺身而出?艾弗森看起來四十多歲,看上去十分帥氣;但照片太陳舊模糊,難以辨清。他身材高大,衣著考究,眼睛黑亮,頭發濃密——似乎已呈灰白。

繼續往下讀,發覺艾弗森的歷史地位之所以穩固,並非僅僅因為他的商業成就或慈善活動。二戰期間,美國男人都參軍上前線了,成千上萬的女人進入了廠房、車間去接替他們。政府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輿論運動,鼓勵婦女們去工作,一時間到處可見“鉚工露絲7”的主題海報、歌曲,還有年輕女子在工廠裏的照片,她們喜笑顏開地給坦克,飛機,以及其他重型設備上著螺栓。

雖說戰後她們大都辭工了,但這仍是爭取女權道路上的一個裏程碑。據稱,當時全國所有鋼廠中,艾弗森鋼廠招女工速度最快,數量最多。有個歷史學家推測到,“鉚工露絲”這個說法,可能就是源於艾弗森的廠房。我想,萊爾·戈特利布就是這樣找到工作的吧。

很不幸,艾弗森沒能活到見證自己歷史地位的時候——戰爭進入尾聲時,他卻因為心臟病突發而去世。

我剛讀完文章,電話響了。

“艾利,我是多莉·桑切斯?”說到“桑切斯”,她的語調升上去了,陳述句變成了疑問句。我發現在工作場合的女性經常如此。好像她們還在爭取某種入會許可,說話還不敢帶有權威性。男人們就從不在意這點。

“你好,多莉。”我的聲音沉穩自信。

“抱歉打擾了,羅傑讓我問你,制作影片期間,需不需要在這邊有間辦公室。”

“辦公室?”

“這兒有幾間空的辦公室,至少勞動節前都沒用。他讓我轉達,可以給你一間,需要隨時來。”

“那就十分感謝他,還有你。”我猶豫了一下。“不過我想可能用不著。”

“哦。”聽上去她有點失望。

“我得經常在拍攝地,要不就是剪輯室,另外……嗯……你知道……”我咬著嘴唇。

“這樣吧,”她又愉快地說,“我們會留一間,再配台電話,萬一你改主意。對了,介意給我你的電話嗎?如果有什麽急事好聯系。”

我皺眉。“我——不會的;847-904-5566.”

“郵箱呢?”

我告訴了她。

“謝謝。你知道,我希望我們能有機會聊聊,很想再聽你講講你的工作。”

“當然,”我說。“我會經常過去的。”

“很好。我會把你的電話轉告給羅傑。”

吃過午飯,我調查了一下關於“鉚工露絲”的事。花了一個小時打電話咨詢各種行業協會和圖書館,最後挖出琳達·喬根森這個名字。她在芝加哥鋼廠發展史這個領域頗有研究,還小有名氣。她家幾代都從事這個行業,也因此收集了各種文件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