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各方反應(第2/6頁)

鹹豐皇帝臨死前雖然將朝政交給肅順等八名輔政大臣,但為了防止重新出現清朝初年權臣鰲拜欺君專權的情況,又分授私章“禦賞”和“同道堂”給皇後鈕祜祿氏和懿貴妃那拉氏(實際上是給了小皇帝載淳,但由懿貴妃掌管),即後來的慈安和慈禧太後。這兩枚私章作為皇權的象征,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凡下達詔諭,必須有二章為印訖。由此杜絕了權臣專政,卻也撕開了後宮女人幹政的口子。慈禧太後時年二十五歲,沒有年輕守寡的悲痛,反而野心勃勃,不甘心朝政大權落於肅順等人之手。剛好此時禦史董元醇上疏,以皇帝年幼為理由,請求由皇太後暫時權理朝政。慈禧太後也一心想效法古人,垂簾聽政,遂聯合慈安太後,努力與肅順八大臣及恭親王奕訢爭權。董元醇上奏的第二天,慈禧太後召見肅順八大臣,要求他們照董元醇所奏傳旨實行。肅順等“勃然抗論”,並聲稱自己“系贊襄皇上,不能聽太後之命”。雙方爭論激烈,嚇得同治小皇帝啼哭不止,以致“遺溺後衣”。這便是清朝著名的“垂簾之爭”。最後,肅順等以祖制無垂簾之禮為理由,駁回了董元醇的建議。但慈禧太後並未善罷甘休,開始在朝中尋找新的聯盟力量。

就在慈禧太後、肅順八大臣以及恭親王奕訢三方明爭暗鬥、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時,肅順心腹幕僚王闿運寫信給曾國藩,勸他與肅順聯手,率湘軍入北京,阻止慈禧太後的垂簾聽政。曾國藩表面對這封信沒有作出回應,但內心未必沒有大起波瀾。

就在這個時候,慈禧太後主動聯合恭親王奕訢,在北京發動了辛酉政變,搶先逮捕以肅順為首的八名顧命大臣。慈禧太後本想以貪汙罪置肅順於死地,不過抄家時才發現肅順各處家產加起來不到二十萬,連恭親王奕訢的十五分之一都不到,最後不得不定了個“假傳聖旨”的罪名。八名顧命大臣中,肅順處刑最重,被立即押赴菜市口斬首,怡親王載垣和鄭親王端華被迫自盡,其余人則被革職。鹹豐十一年(1861)十一月初一,慈禧太後與慈安太後在養心殿正式垂簾聽政。由於慈安太後性情“和易少思慮”,不願多問朝政,朝廷大權遂落入慈禧太後一人之手。自此,這個少年喪父、青年喪夫的女人正式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台。在之後長達四十七年的政治生涯中,她還將經歷中年喪子、晚年喪國的不幸。

墻倒眾人推,肅順敗亡後,僧格林沁趁機將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天津的敗績諉過於肅順。曾國藩對此十分不滿,慨嘆說:“天下無真是非。”以他陰冷虛矯的性格,加上為人之謹慎,出此言語十分罕見,可見他對肅順並非如傳說中那樣沒有任何感情。

鹹豐十年(1860),英法兩國政府為了在中國掠奪更多的特權,開始積極籌備侵華戰爭。當年春天,英法兩軍陸續開到中國。六月中旬,英法聯軍艦隊兩次在天津大沽口外集結。當時,清朝負責天津一帶防務的為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將全部重兵布置在大沽,在北塘一帶只埋設了一些地雷,沒有布置任何防務。此情況被先期到達渤海灣刺探清軍情的俄使伊格納切夫得知後,密報給英法聯軍。於是英法聯軍決定自北塘登陸,再抄襲大沽炮台後路。六月十五日,英法聯軍順利登陸北塘,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大沽炮台立即陷於腹背受敵的境地。七月初三,英法聯軍開始進攻大沽口。鎮守北岸炮台的清直隸提督樂善率守台將士頑強抵抗後,全部壯烈殉國,北炮台最終陷落。駐守南炮台的僧格林沁見大勢已去,率部撤往天津。直隸總督恒福在英軍的威脅下,將南炮台及全部軍火物資拱手交給英法聯軍,自己也逃回天津。僧格林沁撤回天津後,認為天津“較之大沽,不啻天淵”,更難扼守,於是將天津炮台大炮拆下,連夜運回北京,小炮及綠營官兵則撤至通州。此舉相當於將天津拱手讓給了英法聯軍。七月初八日,英法聯軍入駐天津,因與清廷談判無結果,又繼續向北京逼進。鹹豐皇帝一面派人與英法聯軍議和,一面令僧格林沁在河西務一帶防堵。談判破裂的當日,僧格林沁兵敗,通州失陷,英法聯軍繼續向西推進。八月初八,鹹豐皇帝自圓明園逃往熱河。八月二十一日,英法聯軍抵達北京城下,負責防衛的僧格林沁不戰自潰,退往西郊圓明園。英法聯軍尾追不舍,於次日占領圓明園。在進行大肆搶掠後,侵略者放火焚燒了這座世界名園。

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後,不遺余力地鏟除肅順黨羽,對肅順一手扶持的曾國藩自然也沒有什麽好印象,不過當時湘軍勢大,清廷又需依賴湘軍剿滅太平天國,是以慈禧一直對曾國藩和顏悅色,除了示好籠絡外,別無他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