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各方反應

馬新貽遇刺後,江寧將軍魁玉用六百裏飛驛緊急馳奏朝廷。奏折送到北京後,十五歲的同治皇帝看了大驚失色,深感駭異,將這一事件比喻為“武元衡盜起身旁”。

武元衡,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清雅俊逸如鶴,有唐朝第一美男之稱。曾任西川節度使,與名妓薛濤交好。薛濤所得“女校書”的稱號,就是他向朝廷奏請所得。唐憲宗時任宰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忌恨。元和十年(815)六月初三早朝時,為藩鎮派遣的刺客暗殺,號稱“唐朝第一驚天大案”。

次日,清廷連發了四道諭旨:第一,命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趕緊嚴訊,務得確情,盡法懲辦;第二,曾國藩著調補兩江總督,未到任以前著魁玉暫行兼署;第三,密旨安徽巡撫英翰加強長江防務和地方治安;第四,著魁玉督飭司道各官,設法熬審,務將因何行刺緣由及有無主使之人一一審出,據實奏聞。

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在設立軍機處的同時,還建立了“廷寄”制度。“廷寄”與“明發”相對應。所謂“明發”,是指皇帝的諭旨由軍機處代起草後,先經過內閣,次及於部院,層層下發,無須保密,稱為“明發”。而對於需要保密的諭旨,則不經過內閣,由軍機處本處密封後,直接交給兵部捷報處,用寄信的形式發出,直達收件人,稱為“廷寄”(又稱“寄信”)。“廷寄”的內容一般均為機密要事,下發時,根據緩急程度,分為日行三百裏、四百裏、五百裏、六百裏,及六百裏加快幾種。凡給經略大將軍、欽差大臣、參贊大臣、都統、副都統、辦事領隊大臣、總督、巡撫、學政的叫“軍機大臣字寄”,凡給鹽政、關差、布政使、按察使的,叫“軍機大臣傳諭”。字寄、傳諭封口處蓋有軍機處的印信,封函的表面均注明“某處某官開拆”,只許受命者本人拆閱,不許別人代拆。“廷寄”制度的建立,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加強了中央和地方的聯系,大大加快了辦事速度;同時,也使得皇帝擺脫了內閣的約束,使皇帝的意志可以毫無阻礙地直達地方。

因一件事一天之內連發四道諭旨催辦,這在清朝的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四道諭旨的口氣越來越嚴厲,可見清廷一開始就意識到此案非同一般,懷疑張文祥背後另有主謀。

四道諭旨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第二道——重新命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這是恭親王奕訢的意思。第三道給安徽巡撫英翰的密旨也不容忽視。英翰是滿人,不屬於湘軍一系,而且他本人與馬新貽交好,可以說,是目前朝廷在兩江唯一信得過的實權人物。秘密交代英翰加強防務,實際上就是預防兵變。可見從一開始,湘軍就已經被朝廷放到了懷疑的天平上,現在就要看曾國藩的反應了。

對於曾國藩,執掌大權的慈禧太後和恭親王奕訢都對他沒有任何好感。曾國藩之掌握兵權,得力於鹹豐朝禦前大臣肅順的倚重和推薦。尤其是後來曾國藩得到夢寐以求的兩江總督,全仗肅順的居間運作。說肅順對曾國藩有莫大的知遇之恩,一點也不為過。

恭親王奕訢一向與肅順不和。奕訢為鹹豐皇弟,才幹過人,差點被道光皇帝立為皇儲,所以一直被兄長猜忌。鹹豐登上皇位後不久,勒令奕訢退出軍機處,改由肅順取而代之。鹹豐皇帝重用肅順,明顯有牽制奕訢的意思。奕訢與肅順從此成為冤家對頭。鹹豐皇帝病死於承德避暑山莊後,六歲的兒子載淳即位,是為同治皇帝。以肅順為首的八名“贊襄政務王大臣”受遺詔輔弼幼主,掌管朝政。奕訢在皇族宗室中名望最尊,竟然無緣於輔政大臣之列,由此勢必要與肅順等人展開一場權力之爭。

而慈禧太後與肅順的恩怨,則更加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昔日漢武帝臨死前擔心“主少母壯,女主幹政”,處死了太子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肅順曾經以此故事遊說鹹豐皇帝除掉載淳生母懿貴妃,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後。鹹豐皇帝一時心軟,未能下手。後來慈禧太後知道究竟後,恨肅順入骨,務必除之而後快。

而肅順之前曾大力整頓吏治,懲辦貪官,得罪的人不計其數。戊午科場案中,力主將主考官、大學士柏葰斬首;又彈劾戶部寶鈔處與官票所官吏和不法商人因緣為奸,交通舞弊,籍沒官吏、商人數十家。他為人剛硬,辦事不講情面,加上恃寵而驕,目中無人,引起不少王公大臣的嫉恨。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爭相投奔到恭親王奕訢或是慈禧太後門下。其中,就包括手握重兵的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和兵部侍郎勝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