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想當清官不容易(第2/7頁)

這位王廷贊,說起來也是個人物。他長年在西北為地方官,廉潔奉公,為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因而在當地深孚眾望,是位頗有名望的好官。舉例而言,乾隆二十四年(1759),王廷贊時任張掖(今甘肅張掖)縣令,拿出帑藏,花巨資重修了自明朝嘉靖以來便已經廢棄的甘泉書院。此後,甘泉書院成為河西的教育中心,學風嚴謹,人才輩出。乾隆三十一年(1766),王廷贊時任鞏昌府(府治鞏昌,今陜西隴西)知府,出資在西鞏釋來家溝修建一座石橋,時人稱為“王公橋”(同治年間左宗棠西征時重修此橋,改名“永定橋”,當地人稱為“神橋”,至今猶存),這是老百姓對王廷贊的衷心贊譽。

就在大修唐來渠的這一年,王廷贊被提拔為甘肅布政使(治所蘭州,今甘肅蘭州)。他的前任王亶望則由於捐監賑災“有功”,“成效卓著”,被乾隆皇帝提升為浙江巡撫,前往油水更多更肥的浙江一地赴任。

清朝的地方行政機構采取省、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散廳)三級制。省最高軍政長官為總督、巡撫。總督一般管轄兩省至三省(四川總督只管一省),同時兼任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禦史銜,又稱“制軍”、“制台”。巡撫之制始於明朝,但當時無固定轄區,一直到清朝時,巡撫才成為一省的最高軍政長官,並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銜,又稱“撫軍”、“撫台”。總督、巡撫之下設布政使,簡稱為“藩台”或是“藩司”,掌管一省的行政和財賦之出納,以及省內官員的升遷調動。國家政令均由其向府州縣宣布,權力很大,品級與巡撫同,是從二品官。另有按察使一職,簡稱為“臬台”或是“臬司”,掌管一省的司法、監察以及驛傳事務,為正三品官。督撫、布政使、按察使合稱為三大憲。省之下設道(道是監察區,並非行政區),置道員。道以下設府,知府為行政長官,掌管一府的政務及所屬州、縣的賦役、訴訟等事。順天府和奉天府因為分別是京師和陪都,地位較一般府要高,設府尹為其長官。府之下設縣,置知縣。

清朝初年,全國共有十八個行省。甘肅當時屬於陜西省右布政使司(府治鞏昌,今陜西隴西)管轄,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省份。康熙年間,改陜西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不久又改為甘肅布政使司,並將治所從鞏昌移至蘭州。乾隆年間,裁甘肅巡撫,改以陜北總督行巡撫事,稱陜甘總督,並遷陜甘總督府至蘭州。當時的甘肅下轄區域不但囊括今甘肅境域,還包括今新疆、青海、寧夏的一部分。

對於常人而言,從正四品的道員一躍為從二品的布政使,絕對是件大喜事,但王廷贊卻是且喜且憂。在從寧夏趕往蘭州的路上,他一會兒憂心忡忡,一會兒眉頭緊鎖,全然沒有升官的喜悅,倒讓跟隨他多年的王長隨著實困惑了。

王長隨名叫王亮侯,長隨是他的職業。不過,雖然長隨號稱“官之仆隸”,還是與“契買家奴”有著本質的區別。舉例而言,《紅樓夢》第九十九回講到賈政上任江西糧道之初,一心想做好官,嚴禁地方折收糧米勒索鄉愚。跟隨賈政上任的長隨都說:“我們才冤,花了若幹的銀子打了個門子,來了一個多月,連半個錢也沒見過。”於是一起向賈政告假,請求離去。賈政還不明白究竟,說:“要來也是你們,要去也是你們。既嫌這裏不好,就都請便。”於是長隨們怨聲載道地離去。只剩下些家奴聚在一起商議道:“他們可去的去了,我們去不了的,到底想個法兒才好。”奴婢一經契買,便完完全全成為主人的附屬品,終身服役不說,飲食衣服也均仰之於主人,這就是賈政家奴所說的“去不了”。而長隨只與主人有雇傭和隸屬關系,或是松散或是緊密,相當於“雇傭工人”,有活兒幹就來當差,沒活兒則可以離開,即所謂“忽去忽來,事無常主”。長隨的“長”字,其實是名不副實。

長隨一詞,最初起源於宋朝。當年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與宰相趙普為布衣之交,私人關系親密。趙匡胤經常事先不打招呼,微服到趙普家,點名要吃趙普妻子做的烤肉,並親切地稱呼趙妻為“嫂子”。所以,趙普下朝後都不敢輕易換下朝服,以免趙匡胤突然到來,不及換衣而失儀。有一夜,大雪紛飛,趙普認為積雪太深,皇帝肯定不會出門,不料剛把朝服換下,趙匡胤就到了。趙普急忙喚堂官(一、二品文官家人稱“堂官”,又稱“內使”。一、二品武官家人稱“家將”,又稱“內丁”)伺候換衣。趙匡胤見此堂官不離左右,舉止恭敬至誠,便打趣說:“這是愛卿的長隨吧?”天子金口一開,“長隨”的稱呼從此傳揚開去,成為堂官的別名。趙普的這位長隨,後來還出任指揮之職,“宰相家人七品官”的說法便是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