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想當清官不容易

乾隆四十六年(1781)六月二十四日,北京正值盛夏,驕陽似火,酷熱難耐。當今天子乾隆皇帝早就去了承德避暑山莊涼快去了。京城的老百姓自然沒那個福分,只能躲在自個兒家中勉強避暑。在這樣悶熱的天氣,即使是在華蓋雲集的京師,街上來往的行人也極為稀少。

突然間,從前門方向快步奔來一名五十多歲的普通老漢,滿頭大汗,肩上扛著一副衣褡,直奔崇文門的九門提督衙門。差役認出老漢就是前門聯興帽鋪的店主張度仲。張度仲也不多說,直喊要報官。九門提督衙門大學士英廉(本姓馮,內務府包衣,漢軍鑲黃旗人,其孫女即為大貪官和珅正妻)剛好正在大堂辦公,聞訊急忙叫人帶張度仲進來。張度仲跪下後二話不說,先將衣褡放在地上,打開一看,裏面全部是黃燦燦的金條。大致一數,竟然有六十根之多。

根據張度仲的交代,事情的大致經過是:三天前,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位於前門打磨廠的聯興帽鋪突然來了一位熟客——盛京(即沈陽)源有通帽鋪的夥計何萬有。店主張度仲親自將他迎進來後,還不及寒暄,行色匆匆的何萬有便將一副衣褡交給張度仲,托他代為保存一段時間。因聯興帽鋪一向與源有通帽鋪有生意往來,張度仲雖然疑惑,但也不便推辭,當場收了下來。何萬有隨即匆忙離開,去向不明。張度仲收藏衣褡時,發現衣褡非常沉重,其中必然藏有物品,當時便起了疑心,但由於有承諾在先,也沒有打開來瞧,只是如約將衣褡收藏起來。然而,就在這兩天,京城風傳甘肅捐監積弊案發,恐怕現任甘肅布政使王廷贊和前任布政使王亶望都要倒大黴。此刻,王廷贊正在熱河避暑山莊覲見,據傳已經被時下最受皇帝信任的和珅和大人扣押審訊。張度仲知道源有通帽鋪的背後東家就是王廷贊,當即聯想到可疑的衣褡一事,立即打開檢查,結果發現衣褡內藏六十根金條,共重四百七十一兩。當時黃金是十分稀少之物,人們為了保值或是制作器皿、物品,常常以銀換金,導致金價居高不下。按照當時流通的情況,一兩黃金至少可換取二十兩白銀,這六十根金條就值將近一萬兩銀子。張度仲一個普通老百姓,哪裏見過這麽多錢,嚇得目瞪口呆,立即屁滾尿流地飛奔去九門提督衙門報官。

英廉得知事情經過後,如獲至寶,認定這是甘肅布政使王廷贊刻意在轉移贓款,立即發出告示通緝何萬有,並在從北京到盛京的必經之地通州、山海關設下關卡,務必要將其捉拿歸案。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六十根金條轉移案。

那麽,這六十根金條到底是怎麽回事?夥計何萬有是什麽人?他的東家王廷贊又是什麽人呢?

一切的事情都還要從頭說起。

在中國的大西北,有一塊號稱“西北明珠”的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這裏地處幹旱區,年降水量不足二百毫米,但卻因為有黃河過境,當地人挖掘溝渠,引黃河之水灌溉土地,“歲無旱潦之虞”,因而造就了極為富庶的農業,享有“塞上江南”的美名。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寧夏平原。

自秦漢開始,寧夏平原就開始了引用黃河水灌溉的歷史。這裏溝渠縱橫,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唐來渠。唐來渠渠口開在青銅峽旁,自甘肅寧朔縣南分黃河北流,經寧夏、平羅會大清渠,北注黃河。根據明朝萬歷年間的《朔方新志》記載,唐來渠源遠流長,本是漢朝故渠,唐朝武則天年間曾對舊渠大加疏浚延長,並招徠戶民墾種,因此得名唐來渠,又名唐徠渠、唐渠。如此一條歷史悠久的古老溝渠,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時,也經歷著歲月的侵蝕、風雨的洗禮以及兵燹的破壞,因而歷朝歷代均對其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主持修繕工程的歷史名人先後有唐朝名將郭子儀、西夏開國之君李元昊、元朝水利名家郭守敬等人。

入清以來,先後有寧夏巡撫黃圖安於順治十五年(1658)、兵部侍郎通智於雍正九年(1731)、寧夏道鈕廷彩於乾隆四年(1739)三次大修過此渠。轉眼到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寧夏道(治所寧夏府,今寧夏吳忠)道員(地方行政長官,正四品,低於巡撫,一般尊稱為道台)王廷贊(部分史籍記作王廷瓚)得知唐來渠年久失修,多有潰決之處。而唐來渠又剛好經過府城西面,王廷贊擔心渠水危害府城中百姓,便決意效法古人,大修唐來渠。

由於清朝沒有專門的經費撥給地方行政,而地方財政又沒有法定的收入,也沒有相應的經費預算和決算制度,地方長官一個人的收入不但要支付整個衙門的行政開支及部分屬吏的薪水,還需應付上級各種名目繁多的攤捐。在這樣的局面下,一個地方道員要拿出一筆不菲的款子來修復唐來渠,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王廷贊卻表現出了非凡的決心,親自出面,四處借了一筆錢,為此費盡心思,才得以重修了唐來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