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人道的武器(第2/6頁)

大戰結束後的整整七年間,火藥工業受到了最嚴峻的考驗。由於聯合國軍司令部進行了生產管制,以及在一九五五年前後冷戰趨向緩和的國際形勢下,在軍火業的危機中,公司得以安然度過,這都依仗了他的智力和在經營上敏銳的洞察力。

幸之進自從繼承了友之進創立的帝國火藥公司以後,公司的規模擴大了將近十倍。可以說,這完全是施展了他的才能和手腕的結果。

現在,這位緒方幸之進就在大西的面前。這是個擁有資金一百五十億、雇員一萬四千人的日本化成公司的最高領袖——緒方幸之進。

當然,緒方常來中央研究所走走,不過親自接見像大西這麽一個普普通通的工程師卻很罕見。但只有日本化成公司的人才知道,緒方幸之進正是既有無上權力又有遠見卓識的人。

“聽說,人家都很羨慕你呀。”緒方面對神態緊張的大西笑了笑。

“聽誰說的?”大西心想。在緒方的眼裏看來,自己這種人的存在不過像蒼海一粟罷了。聽了這話,大西心裏不由得激動起來。但緒方只是耍了個小小的手腕而已。

“唔。”緒方的眼裏射來了灼人的目光。一位日本化成公司首腦是絕不會為詢問一個普通職員的生活近況而特意駕臨的。大西終於悟出了這個道理,談話就要進入本題了。大西在另一個意義上,又引起了一陣緊張。

“小野君,從現在起,誰也不準進入這房間。”緒方朝坐在副所長座上的小野所長下了指示。但沒瞧見理應在這兒的鏑木副所長。是因為所裏有事情出去了呢,還是有意讓他避開了?反正,大西越來越感到緒方下面的談話內容是十分重要的。

“大西君!”緒方用目光示意大西再靠近點兒,接著他將一張建築藍圖在桌上展開。

“知道這是什麽嗎?”緒方問。

“好像是工廠藍圖。”大西回答。

“對,這是工廠藍圖,也是我們公司最近計劃建造的清裏工廠。”

“清裏工廠?”

“是的,這是準備造在八嶽山麓清裏高原的新廠。”緒方口氣十分平淡。可設備的投資需要占用大量資金,是關系到企業命運的重大決策。

特別是建築新廠,需要在長期預測經濟狀況的基礎上,結合地理條件、土地使用、房屋以及各種設備在技術性方面的經濟調查研究,還要詳細調查與市場之間的距離、原料、動力、勞動力、燃料的來源、運輸、交通、氣候、工業用水,甚至連地質地形都要一一搞清楚。

無論它是如何極為秘密地進行,只要是建造工廠,這個消息必然會像空氣流動那樣泄漏出去。

但這件事大西還是第一次聽說,是保密措施相當成功呢?還是處於計劃的初步階段,尚未為人所知呢?從眼前緒方的神情來看,似乎兩者都有可能。

對山脈情況了如指掌的大西,一提到清裏,立刻清晰地呈現在眼前的是,八嶽火山群就像一道屏障,沿長野縣伸至山梨縣;清裏高原是延伸到八嶽山的東麓,與中央鐵路線的小淵澤、信越線的小諸相連的小海沿線高原風景的理想地區。

雖然風景極為壯觀、優美,但要在這裏建立工廠,卻缺乏上面所談到的各種條件。這是個非常偏僻的地方。

大西心中暗想:“為什麽要在這個地方建造工廠?”緒方好像解答大西的疑惑似地說:“我們在那裏要秘密地開設一家制造瓦斯的工廠。”

“生產毒瓦斯的工廠?”

緒方的話真是豈有此理,日本的新憲法中宣告放棄戰爭,永久保持中立,但武器工業仍然存在,確實是現實生活中的一樁咄咄怪事。事實上,在朝鮮戰爭和目前的越南戰爭中,美軍大量的武器和物資都出自日本。

“但是,要是有人知道我們生產毒瓦斯這類不人道的武器,就會冒犯社會輿論。首先,勞動力來源就難以保證,所以要極端秘密地進行。在公司內,也只能讓有限的人了解這個計劃。”緒方說。

他說的也包括制造燃燒彈這件事。原來“特需”也是美軍作戰行動的一部份。一旦開始了軍需生產,工廠就同實施軍事機密保護法一樣嚴格,在保護工業機密的名義下,徹底進行保密管理。

為了蒙蔽工人,工程作業要分散進行,不讓任何一個工人知道自己究竟幹的是什麽活。

“這你也知道,”緒方講了下去。“由於靠了朝鮮特需,我們公司度過了戰後的蕭條,還得到了發展。這不只是我們一家公司,特需是使日本的經濟又重新活躍起來的‘神風’。但是,以後不久,冷戰開始趨向緩和,在這種國際形勢的影響下,軍火特需銳減。在朝鮮戰爭時期達到頂峰的軍需工業曾投入了巨大資金和設備,此時陷入了重大危機之中,開始了激烈的生存競爭。我們能幸存下來,正是依靠了當時興起的開發熱潮,對工業用火藥需求增加的對結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