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人道的武器(第4/6頁)

“這對我們是千載難逢啊,越南戰爭現在一步步地升級,日本強大的軍需生產能力,也是美國唯一可靠的支柱。現在正是日本軍需工業發展壯大的絕好時機,也可以講,這次的‘直接談判’,正給我們公司壟斷控制日本軍火界開拓了光明前景,真是踏破鐵靴無處覓呀。”緒方把身子稍稍探出了桌子說:“為此,想請你來取得化學武器研制的主動權。”

事情來得太突然,使毫無準備的大西手足無措。但緒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氣勢,又講了下去:

“我這麽說你別見怪。燃燒彈的制造工藝還是比較簡單的,並不是非要用你的才能方能完成。當然,由於你的努力,生產工程已經完全標準化,現在無論哪個人都能行了。說明白一些:公司的燃燒彈已經不再需要你幹了;而新的化學武器才需要你來幹。怎麽樣,幹吧!”緒方說話語氣十分平靜,但卻帶著令人無法撐拒的重壓感;面部洋溢著十拿九穩的微笑,但一直注視著大西的眼神卻沒有一絲笑意。

“幹吧!”緒方叮囑了一句,才把視線掃了一下剛才好像並不存在似的小野所長,又說:“有關技術方面的具體指示,讓小野所長跟你談。我們期待著你。我們公司將來能不能在整個行業中掌握絕對的統治權,就完全靠你了,拜托了。”

緒方隔著桌子,伸出了右手,大西的手也仿佛被吸引了過去。這是一只厚厚的汗津津的手掌,大西感到通過它,似乎把緒方蒸騰的熱力注入了自己的體內。

當下屬甘願為上司賣命,通常是他們被認為是一個了不起的男子受到“賞識”之後的事。“為王前驅”的決不是那些無名小卒。倘若在雇主眼裏,你只不過是個可有可無的勞動力,而在上司看來,你只不過是個為工資收入而幹活的人。這就形成了雇員的根性。在這雇員的根性裏,勞資關系完全是對等的,幹活不過是工資和勞力的等價交換關系而已。

在合理化和大量生產的口號聲中,許多無聲無息地在機器旁勞動的雇員,自然會產生雇員的根性這種想法。這是由於他們並不受到重視,沒有他們的存在,也不會給企業帶來什麽影響。這一類的雇員感興趣的只是工資袋裏的東西。要使這些在心理上深感孤寂的雇員來“滅私奉公”(當然報酬均不成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對在充當無數齒輪的雇員,承認他們有一個光彩的固有名詞——活生生的人。只有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在企業中必不可少的時候,才能使雇員精神奮發。這樣,在近代企業裏,出現了赤裸裸的人情味管理法,使一般的雇員能精神抖擻地幹活,起了不少的作用。一旦振作了他們的精神以後,那種“工資=勞動力”的等價交換關系就會讓“滅私奉公”——令人吃驚的不等價(實際上雇員非常吃虧)——的主從關系來替代了。

那種勤勉工作的雇員中的大部份,都沒有覺察到這般巧妙地被替代成不等價的交換。

“自己拼命幹的動力究竟是什麽?是為了報答上司的知遇之恩?是對工作的熱情?還是受完成這項工作非我莫屬的獨創力所驅使?或者在機械化的單一勞動工作中錯誤地理解了生活的意義?”

從經營者看來,想這樣分析雇員的心理,必須摒棄那種雇員的根性,因為它正在毒化企業的生產機能。

不管怎麽說,大西安雄受到重視,這並不是為了提高生產率常用的那套手法,而是作為一個企業必不可少的人材,受到了最高領導的賞識。

大西想到這裏,一下子什麽都不再躊躕,決定投身到這“地獄武器”的生產中去了。

3

緒方走了以後,小野又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

“經理很器重你呀!”他毫不在意地說了句火上添油的話。“那麽,具體說一下吧。你也知道,毒瓦斯是個總稱,其中還分為:神經性、糜爛性、窒息性、血液中毒性、嘔吐性、精神錯亂性等種類。我們公司接受委托的是使人精神錯亂的毒氣。”

“精神錯亂性?”

“是的,這也是屬於‘暫時型’的。”

“暫時型!”

“盡管效果顯著,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芥子氣,還有納粹研制的G毒氣,殘留後果強烈,在人道上不允許使用。”

在武器上冠以“人道”之類的名稱,本來就顯得滑稽可笑。像毒氣這一類化學武器,由於它殘留在體內的毒性會造成後遺症,是違反人道的殘酷武器。毒氣後遺症對整個人體的影響就同核武器的汙染有相似之處。就其殘酷性而論,甚至可以說超過了核武器,所以國際法規定禁止使用毒氣彈。

“但現在比毒氣彈更為殘忍的武器不少都已經在實際中使用了。你目前研制的燃燒彈之類也是個很好的例子。我認為,沒有一種武器不是殘酷的,不過殺傷的方式不同,在致死、致傷的後果上沒有什麽區別,只是在巨大的破壞力和大量殺戮能力上決定了武器的價值。所謂人道的武器,真是滑稽可笑之極的浪漫主義。正像愛護動物主義者大模大樣地吃肉一樣。倘若這些事情都要耿耿於懷,那我們這種武器工業的工程師就活不下去了。”說到這裏,小野不禁微微一笑。小野不只是個技術人員,在前輩友之進時代,就成了上司的得力助手,對公司的技術開發立過汗馬功勞,也是日本化成公司的元老勛臣,除了有工程師的出色的才能,還充滿了一種難得的企業家的精神。有不少人具有那種名人的氣質,他們對自己的技術非常自負,只在技術領域中埋頭幹自己的研究,而對企業的收益毫不關心。但小野除了作為一個技術人員,還能毫不猶豫地首先為企業著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兼有企業家眼光的技術人材。只要為企業的收益能作貢獻,他甚至連核武器都敢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