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1944年華沙起義

1944年1月2日白俄羅斯第二方面軍進入波蘭,到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懷疑納粹德國即將戰敗,東歐各國都將被紅軍解放。這對那些想要回國重新執掌政權的親西方流亡政府無疑是個不願意看到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嚴酷現實。在這些國家裏,波蘭又格外突出。7月21日,在被紅軍解放的波蘭東南部重要城市盧布林,成立了由人民黨、民主黨、社會黨、共產黨等組成的波蘭全國解放委員會,通常稱“盧布林委員會”,主席是波蘭社會黨領導人愛德華·奧蘇普卡-莫羅斯基(Edward Osóbka-Morawski,1909—1997),副主席是波蘭愛國者聯盟的萬達·瓦西列夫斯卡(Wanda Wasilewska,1905—1964)和人民黨的安德烈·維托斯(Andrzej Witos),第二天發表《波蘭全國解放委員會宣言》,共13條,可以說就是一份“施政大綱”,主要內容有:

宣布自己合法,在倫敦的流亡政府非法;

宣稱波蘭1921年憲法是唯一合法憲法,委員會將據其行事,直到通過直接、普遍、自由的全民無記名投票產生新憲法為止。同時宣布1935年憲法非法,說那是一部法西斯法律;

號召波蘭人民支持波蘭人民軍和蘇聯紅軍,在反對德國的戰鬥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承認在過去400年裏波蘭人與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之間長期存在對彼此都有傷害的摩擦,但通過在這場戰爭中並肩戰鬥,將團結起來,建立持久、友好、互利的同盟;

波蘭與蘇聯和捷克的邊界問題,應該通過談判協商解決。

宣言還表示將繼續與英國、美國同盟,共同對敵,並且保持與法國的傳統同盟關系。最後這樣結尾:

武裝起來!投入戰鬥! 團結的波蘭軍隊萬歲! 同盟軍紅軍萬歲!把解放波蘭的戰鬥進行到底! 我們偉大的同盟者蘇聯、英國、美國萬歲! 國家的統一萬歲! 戰鬥中人民的代表國民會議萬歲! 自由、強盛、獨立、民主的波蘭萬歲!

鑒於蘇聯和蘇聯扶持的“盧布林委員會”即將取得對戰後波蘭的實際控制,丘吉爾再次在波蘭流亡政府和蘇聯之間進行斡旋。1943年7月4日西科爾斯基在直布羅陀空難中去世繼任的斯坦尼斯拉夫·米科拉契克(Stanisław Mikoajczyk,1901—1966)7月30日趕到莫斯科與斯大林談判。斯大林同意讓波蘭流亡政府回來,和“盧布林委員會”合作組建聯合政府,由社會黨的愛德華·奧蘇普卡-莫羅斯基擔任總理,米科拉契克和共產黨的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Władysław Gomułka,1905—1982)任副總理。但是,談判沒能達成協議,一方面流亡政府堅持要恢復戰前東部邊界,而那是蘇聯絕對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流亡政府認為聯合政府只會是一個擺設,實際權力仍然掌握在“親蘇派”手裏。

就在這個時候,由流亡政府領導的波蘭國內家鄉軍在華沙發動起義。7月29日,代號“波爾”的家鄉軍領導人塔多什·科莫索夫斯基將軍(Tadeusz Komorowski,1895—1966)召集高級軍官開會,商討起義事宜。盡管擔負家鄉軍與流亡政府聯絡任務的揚·諾瓦克-熱齊奧蘭斯基(Jan Nowak-Jeziorański,1914—2005)幾天前剛從倫敦趕來,指出起義很難得到同盟國支援,7月31日科莫索夫斯基和他的參謀長安東尼·赫魯澤爾(Antoni Chruściel,1895—1960)還是決定第二天發動起義,搶在紅軍和波蘭人民軍攻占華沙之前占領它,為流亡政府回國掌權創造條件。那是所謂“暴風行動”的一部分,自然是其最重要的部分。

後來不少人說家鄉軍發動起義是為了和蘇聯紅軍“裏應外合”解放華沙,但那顯然有違史實。起義的政治目的決定了家鄉軍絕不可能和蘇聯紅軍合作。盡管紅軍已經進展到離華沙不遠的地方,起義發動者卻沒有和他們聯系,甚至沒有通知他們,以致紅軍是在起義“木已成舟”之後才從英國那裏間接知道的。這只要看一看當時家鄉軍散發的傳單就可以明白。

波蘭同胞們,在我們英勇鬥爭的緊要關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擁有對勝利堅定不移的信念,服從領導,準備為民族做出犧牲。

我發布以下命令:

布爾什維克兵臨華沙,他們宣稱自己是波蘭人的朋友,這是陰險的謊言。我們的邊境地區,維爾紐斯和盧布林都在呼喚復仇……有利於俄國的行為就是對祖國的背叛。波蘭起義的時刻還未到來。我廢除蘇聯走狗的命令。家鄉軍司令有權鎮壓一切支持蘇維埃的企圖。德囯人正在倉皇逃竄。起來同蘇維埃鬥爭。自由波蘭萬歲。

國內武裝力量總司令波爾

這份傳單再清楚不過地表明家鄉軍對蘇聯的敵意更甚於對納粹德國,也表明對形勢的判斷完全錯誤,認為“德國人正在倉皇逃竄”而“布爾什維克兵臨華沙”,所以號召“起來同蘇維埃鬥爭”。傳單說:“我們的邊境地區,維爾紐斯和盧布林都在呼喚復仇”,對誰復仇?把維爾紐斯也說成是“我們的邊境地區”,而那是立陶宛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