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邊界問題

“二戰”結束前,美、英、蘇三大同盟國討論戰後歐洲問題,波蘭領土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盡管波蘭流亡政府始終堅持要收復他們的東部“邊疆”,但不僅蘇聯反對,英國、美國和法國也都不支持,因為“寇松線”本來就是在巴黎和會協約國建議基礎上由英國外交大臣提出來的,三國無法出爾反爾。不過對“寇松線”南段有過爭議,英國外交大臣艾登說那沒有確切標定過,應該在利沃夫東側(西方稱之為“寇松線B線”)。莫洛托夫當即拿出當年寇松爵士簽署發給蘇俄的電報,把電報原文讀給英國人聽,明確指出了“寇松線”經過的地點,丘吉爾只好表示:“看來與會者對蘇聯西部邊界,包括利沃夫城的問題,沒有什麽大的分歧了。”1943年12月1日德黑蘭會議最後一天他提出著名的“三根火柴”之說,分別代表德國、波蘭和蘇聯,表示三根火柴都應該向西挪動,波蘭的損失應該由德國來補償,波蘭領土應該位於“寇松線”和奧得河之間,並且包括東普魯士和奧德河上遊西裏西亞的奧佩爾省(俄語Оппельнской провинции,譯自它原來的德語名字“Oppeln”),即現在波蘭的奧波萊省(Opole Voivodeship)。

1945年2月4日雅爾塔會議上丘吉爾、杜魯門(這時羅斯福已經去世)和斯大林再次為戰後波蘭邊界問題發生激烈爭論,然而這一次爭論的不是波蘭的東部邊界而是西部邊界。東部邊界基本上沿“寇松線”,但也作了少量有利於波蘭的調整,並且把東普魯士南部劃給它(北部則劃歸俄羅斯,即現在的加裏寧格勒州)。波蘭和德國的邊界整體往西推移約200多公裏,移到奧德-尼斯河一線。但奧德河上遊有兩條主要支流,一條“西尼斯”(波蘭語稱Nysie Łużyckiej,德語稱Lausitzer),另一條“東尼斯”(波蘭語Kłodzka,德語Glatzer),丘吉爾和杜魯門都主張以“東尼斯”為邊界,但斯大林堅持沿“西尼斯”。東、西尼斯之間的區域原來是德國重要糧倉,丘吉爾和杜魯門指出,如果把它劃給波蘭,德國人將面臨缺糧問題。斯大林回應說,德國過去也得進口糧食,可以讓他們向波蘭買糧食。丘吉爾還說:“如果用德國食物把那只波蘭鵝喂得太飽以致難以消化,那就太不幸了。”(It would be a pity to stuff the Polish goose so full of German food that it got indigestion)。兩位西方領導人又提出那塊地方居民稠密,把它劃給波蘭意味著要有幾百萬德國人背井離鄉。丘吉爾說,如果聽到那樣的消息英國人將會感到震驚。直到戰後寫那本著名的回憶錄,他還念念不忘此事:

德國的糧食大部分就是從波蘭人奪去的那片土地得來的,……就歐洲未來的和平來說,這是一個大錯,……總有一天德國人會想要回他們的領土,而波蘭人將無法阻止他們。

但是,由於斯大林不肯讓步,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時美國的原子彈還沒有研制出來,還指望蘇聯盡早出兵對日作戰,最後英、美兩國還是同意了斯大林的意見。值得慶幸的是丘吉爾擔心的事直到今天也未發生,這證明了一點:德國人對當年發動二戰的悔罪是真誠的,甚至對在英、美看來過於苛刻的懲罰也接受了,並沒有反悔。

波蘭盡管從西邊得到了補償,但對失去“東部領土”仍然耿耿於懷。許多波蘭人從烏克蘭西部移居到西裏西亞,波蘭第四大城市弗羅茨瓦夫即原來德國的布雷斯勞被稱為“miasto lwowskie”(像利沃夫的城市)。波蘭北部城市托倫、格但斯克和奧爾什丁都被稱作“miasta wile ń skie”(像維爾紐斯的城市)。波蘭還有不少與“東部領土”有關的組織,最大一個是“東部領土居民大會”,總部設在西裏西亞第二大城市比托姆,分支機構幾乎遍及波蘭全境,每年都舉行東部領土居民大會和到“光明山修道院”朝聖的活動。

“二戰”後作為德波邊界的奧德一尼斯線(Oder-Neisse Line),南段沒有以奧德河上遊主支流“東尼斯”而是以“西尼斯”為界。

“二戰”後德國失去了大片領土。圖中標記數字1—10的部分原來都屬於德國,現只有標記數字2、4、5、6、7、8的部分屬於德國。

希特勒發動戰爭、尤其是發動對蘇戰爭的一個重要動機是為德意志民族奪取“生存空間”,結果卻適得其反。按照丘吉爾“三根火柴”都要挪動的主張,德國失去了大片領土。我在哥廷根的時候,不少德國人告訴我他們來自“東部”,我以為那指的是“東德”,大概是因為不贊成那裏的社會主義制度來到西德的,後來才明白“東部”所指還在“東德”以東,即奧德-尼斯河邊界以東,“二戰”後劃給波蘭的那片土地,還有南北兩半分別劃給波蘭(占多一半)和蘇聯(占少一半)的東普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