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馬其諾防線:愚蠢的傑作造就希特勒聲望(第3/3頁)

(14)窄軌(600毫米)鐵路系統,用以快速運送兵員、彈藥和給養。這是從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使用過的類似系統發展來的,但以內燃機車取代了此前的蒸汽機車,也使用電動平車。

(15)與民用電網相連的高壓輸電線,埋設在地下。和防線內發電設備一起,構成供電的“雙保險”。

(16)鐵軌重炮(heavy rail artillery),用機車牽引至預先計劃的位置,以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德軍從正面發起進攻,馬其諾防線無疑是極難跨越的一道障礙。但是希特勒采納曼施坦因的建議,從側翼阿登地區突破,繞到後面,它就完全不起作用,成了德國人參觀的一個戰利品。希特勒應該感謝法國那些愚蠢的當權者,在極其關鍵的那幾年,他們把很大部分的國防經費投到修築這條防線上,這對法國改進軍隊武器裝備不能不產生嚴重影響。戰爭一打響,人們馬上就看出當初雷諾和戴高樂的意見是正確的,然而,為時晚矣!

附帶說說,在希特勒準備對捷克、波蘭發動戰爭的時候,為防備法國從西邊進攻,在其西部邊境沿萊茵河也修建過一條“齊格菲防線”(Siegfried Line),不過那與法國馬其諾防線相比還差得很遠。

7月6日希特勒乘專列回到柏林,歡迎的場面盛況空前。從火車站到總理府,一路上人山人海,他站在敞篷車上頻頻向人群招手致意,出盡風頭,進入總理府以後還不得不三次走到陽台上與歡呼的人群見面。西線的勝利顯然比此前在奧地利、捷克、波蘭取得的勝利更令德國人歡欣鼓舞,因為它一洗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和《凡爾賽和約》的恥辱。人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希特勒在德國人心目中的位置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