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慕尼黑協定》:被出賣的不僅僅是捷克

奧匈帝國解體以後形成的多個東歐國家,都面臨復雜的民族問題。由於歷史原因,那個地區的特點是各民族既“混居”又“聚居”,每一個民族的聚居區都與其他民族的聚居區交錯混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局面。直到今天,盡管已經一再分裂,形成多個規模已經相當小的國家,民族問題仍然很難說得到了徹底解決。南斯拉夫已經解體為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馬其頓、塞爾維亞和黑山六個國家,但仍然沒有哪一個國家在民族成分上是單一的;如果讓每一個民族都把它聚居的地區聯合起來組成國家,那就沒有一個國家能有連在一起、完整成片的領土。今天的克羅地亞共和國人口中還有超過五分之一不是克羅地亞人,12.1%是塞爾維亞人。塞爾維亞共和國不但南邊有阿爾巴尼亞人聚居的科索沃地區(但那裏也有超過五分之一人口是塞爾維亞人及其他民族),北邊還有匈牙利人相當多(占五分之一強)的伏伊伏丁那地區。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經“一分為二”,但分出來的捷克共和國仍然有13.2%的摩拉維亞人和3.1%斯洛伐克人,斯洛伐克共和國也有10.6%的匈牙利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捷克斯洛伐克,除1,000萬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還有100萬匈牙利人、50萬魯塞尼亞人(Ruthenians,也稱Carpatho-Russians或Rusnaks,“喀爾巴阡俄羅斯人”)和325萬日耳曼人。日耳曼人主要居住在西北部與德國毗鄰的蘇台德地區。1938年5月蘇台德危機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最終以英、法、意、德簽訂《慕尼黑協定》,捷克斯洛伐克被它的西方盟友出賣,希特勒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結束。

捷克為應對納粹德國侵略在蘇台德邊界修築的防禦工事。據稱其堅固程度僅次於法國馬其諾防線。

不應該忘記的是,當希特勒決定進攻捷克的時候,德國將軍們幾乎一致反對。當時德國能夠用來進攻捷克的軍隊大約只有12個師,而捷克有35個師兵力。蘇台德是山區,易守難攻,而且還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據說僅次於法國馬其諾防線。捷克政府曾經表示絕不步奧地利後塵,但是由於盟友的出賣,還有鄰居“趁火打劫”,最後還是走上了不戰而降的道路。總統愛德華·貝內斯(Edvard Beneš,1884—1948)辭職出走,在倫敦組織起流亡政府。

蘇台德被劃給德國,接著,斯洛伐克宣布退出統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成立獨立國家。但其政府完全遵照希特勒的旨意行事,是個不折不扣的傀儡政權。1939年3月15日德國出兵占領波希米亞(今捷克共和國西部約三分之二的地區)和摩拉維亞(今捷克共和國東部約三分之一地區),宣布其為自己的保護國,稱“波西米亞與摩拉維亞保護國”(Protektorat Böhmen und Mähren)。當年丘吉爾批評說:“以為把一個小國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實在是致命的謬見。”實際上,被英法兩國投入“虎口”的不只是蘇台德地區,而是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在中歐、東歐地區那是經濟最先進、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二戰”期間作為德國的“兵工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40年法國戰役中,德軍使用的很多坦克就是捷克制造的。

應該注意的是,不少人忘記或者忽略了一個重要史實,那就是在那個多事之秋,被英、法兩國出賣的不僅僅是捷克斯洛伐克,還有德國軍隊內準備起事反對希特勒的一批軍官。原來,從希特勒下令制訂進攻捷克的計劃起,德國軍隊內部的許多將領就表示反對,其中以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尤為堅決。他一再陳辭,說那將會引發歐洲大戰,英國、法國、蘇聯都會反對,德國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毫無希望。他還認為,在當時的歐洲,法國軍隊是最強的,英國軍隊也不弱,德國就是與意大利結盟也不能與英、法同盟相抗衡。貝克說這是總參謀部全體高級軍官的共同意見,其實那不只是總參謀部官員,而是當時幾乎所有知道這件事的將領們的共識。他們認為,從軍事角度看德國缺少能夠突破捷克邊防工事的有效手段,而一旦法國、英國、波蘭履行他們與捷克簽訂的條約所規定的義務,德國便將東西兩面受敵,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守。就連最高統帥部裏一直緊跟元首的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Alfred Jodl,1890—1946),也擔心那會招致法國從西邊發起對德國的進攻,而“要以五個作戰師和七個後備師在一個還只是施工現場的西線工事擋住一百個法國師的進攻,是完全不可能的”。

《慕尼黑協定》簽訂後被宰割的捷克斯洛伐克: 1. 被納粹德國占領的蘇台德地區; 2. 被波蘭占去的Zaolzie地區; 3. 被匈牙利占去的地區; 4. 協定簽署時“自治”,1939年被匈牙利占去的地區; 5. “波西米亞與摩拉維亞保護國”; 6. 成為納粹德國另一附庸的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