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把奧地利“接回家”

1936年3月進軍萊茵蘭冒險行動的成功,讓希特勒摸到了英、法等西方大國的“底牌”,它們已經完全失去巴黎和會上那不可一世的霸氣。當年被迫簽訂《凡爾賽和約》,德國所能做的只是表示不滿,現在則是英、法等國對自己公然違反和約的行動除了提提抗議再沒做什麽。

希特勒把下一個目標定在了他的出生地奧地利。在德意志第一帝國內,奧地利曾經長期是普魯士最主要的競爭對手,1867年被俾斯麥打敗以後,變成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奧匈帝國軍隊在各個戰線都吃了敗仗,帝國的分裂自然在所難免。1918年10月7日南斯拉夫率先宣布獨立,10月28日捷克宣布成立獨立共和國,11月3日奧地利、匈牙利分別與協約國簽訂停戰協定,12日奧匈帝國末代皇帝卡爾一世(Karl I,1887—1922)宣布放棄君權並且離開奧地利,流亡瑞士。奧地利、匈牙利隨即宣布成立共和國,中東歐地區出現多個比較小且以一個民族為主但仍有多個民族混居的國家。

1938年3月14日,希特勒進入維也納

1938年3月11日,德國軍隊進入奧地利。14日,希特勒到達維也納。4月,舉行關於奧地利並入德國的全民公決。值得深思的是,在這次全民公決中,絕大多數人投了贊成票。公決前希特勒便很有把握地對奧地利總理施加壓力,告訴他英國和法國都不會幫助他,意大利更不會,因為本尼托·墨索裏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早已是“我的朋友”。

希特勒的判斷沒有錯,在他吞並奧地利的時候,英國、法國以及國際聯盟都沒做什麽。只有蘇聯認為那會對和平造成重大威脅,3月18日提出建議,表示願意和英、法等國就怎樣應對這種威脅進行討論。但是倫敦和巴黎對蘇聯建議的反應都很冷淡,3月24日英國首相張伯倫便在下院說:

英王陛下政府認為蘇聯政府建議采取的那種行動,其間接的但勢必導致的後果,將加強成立排他性國家集團的趨勢。就英王陛下政府看來,這種集團的成立,對歐洲和平的前途必然是有害的。

在這個時候,倒是坦言“在過去二十五年中,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始終一貫地反對共產主義”的丘吉爾站出來,主張成立法、英、蘇三國“大同盟”。遺憾的是,這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仍然一心只想執行綏靖政策。於是,希特勒輕而易舉地就把奧地利“接回了家”。當然,被英、法“慣”壞了的他絕不會就此滿足,得隴望蜀,很快就有了下一個目標:捷克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