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馬其諾防線:愚蠢的傑作造就希特勒聲望(第2/3頁)

希特勒在巴黎北郊貢比涅森林那節“一戰”結束德軍簽署投降協定的火車車廂前。左起:裏賓特洛甫、布勞希奇、戈林、赫斯和希特勒。注意,希特勒和裏賓特洛甫身著沒有肩章的軍裝。

鑒於長期以來德國一直是法國最危險的敵人,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結束不久,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安德烈·馬其諾(André Maginot,1877—1932)便提出修築這條防線的建議。其實更早時已經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法軍總司令約瑟夫·霞飛元帥(Joseph Jacques Césaire Joffre,1852—1931)提出過,並且得到貝當元帥等法軍高級將領的支持。雖然夏爾·戴高樂(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1890—1970)反對這種做法,認為應該著重發展裝甲部隊和空軍,然而當時他還只是一名校官,人微言輕。盡管得到雷諾的支持,但那時雷諾也還沒有在政府任職。就這樣,法國把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投入這條防線的建設上。附帶說說,和丘吉爾類似,雷諾在政治上也屬右翼,也反共,但他認識到對於歐洲而言納粹是一個更大的危險,主張和蘇聯合作。1940年3月他擔任總理以後即把戴高樂提升為準將並任命他為國防部副部長。遺憾的是在當時的法軍最高層裏少了抵抗將軍,多了投降元帥,否則雷諾也許會成為“法國的丘吉爾”。

馬其諾防線可不是一條簡單的“線”,而是一條縱深20~25公裏的防禦帶,從外到內,依次由多個部分組成:

(1)通常偽裝成農舍、民宅的邊防哨所,主要擔負警戒任務。

(2)支援哨,位於邊界內5公裏處,任務是阻滯敵方進攻,為主防線贏得準備時間。

(3)反坦克鋼樁帶,邊界內約10公裏處,設置6排高低錯落、阻滯坦克進攻的鋼樁(高0.70至1.40米,埋深2米)。

馬其諾防線平面示意圖

馬其諾防線反坦克鋼樁帶

(4)步兵地堡,鋼筋水泥築成,厚度3.5米以上。配備“雙聯機關槍”(英語twin machine-guns,法語簡稱JM)、37或47毫米反坦克炮。通常有兩層,上層用於作戰,頂部設置一或兩個射擊用裝甲塔堡(armoured cloches,cloches,法語“鐘”,塔堡形態像教堂所用之鐘),裝甲厚300毫米。下層供士兵休息,儲存食物、水、燃料等物資。每一地堡駐守官兵20~30人。地堡和防線的其他設施以地道相連。為了對付可能突入的敵方步兵,地道都設計成迷宮(labyrinth)形式,敵人即使進入地道,要想找到堡壘或者地堡也絕非易事。

(5)小堡壘,步兵掩體,由地下通道連接各種地下設施:營房、發電站、通風系統、餐廳、醫務室、儲物室等。

帶射擊用裝甲塔堡的步兵地堡

(6)堡壘,馬其諾防線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建造得最堅固,火力配備也最強。每一個堡壘至少由6個作戰單元和兩個入口構成,以鋪設有窄軌鐵路的隧道相連,可以快速運送人員和物資。鑒於“一戰”期間交戰雙方都使用過毒氣,堡壘和隧道入口處都用專門設計的氣閘保護,通風系統可以保證內部氣壓略高於正常大氣壓,以阻止毒氣進入。每個作戰單元都有獨立的發電設備、通風系統、彈藥庫以及宿營處、餐廳、食物儲存倉庫、儲水裝置等後勤保障設施。人員從500到1,000人或更多。

完全隱伏地下,使用潛望鏡的觀察站。觀察時打開頂蓋,升起潛望鏡(法語稱“VP cloche”)。

(7)觀察站,通常位於山坡上,在可旋轉裝甲塔堡內配備高精度望遠鏡,通過電話和無線電通信設備與指揮所及防線其他單元聯系。它又分兩種,一種使用全景潛望鏡,整個觀察站完全隱伏地下,觀察時才打開頂蓋,升起潛望鏡;另一種直接使用望遠鏡觀察,裝甲塔堡位於地面之上。

(8)電話線網,防線各部分都以電話線相連,為保證通信暢通使用雙線,一條損壞另一條仍可正常使用。

(9)步兵預備隊掩蔽部,位於主防線後方500~1,000米處,完全建在地下,可容200~250人,帶有所需要的全部後勤保障設施。也可用作臨時指揮所。

(10)“水淹帶”(flood zones),窪地或溝谷,必要時可放水淹沒以阻滯敵人進攻。

(11)安全區,為後續部隊迅速進入陣地修建的掩體。

(12)補給倉庫。

(13)彈藥儲存所。

馬其諾防線連接各堡壘(ouvrages鋪設有窄軌鐵路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