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誰炮制了“隆美爾神話”(第2/6頁)

希特勒調集那麽大兵力來奪取斯大林格勒,顯然不是偶然的。只要看一眼地圖,便可明白那座城市的重要性。伏爾加河和頓河,是連接俄羅斯中部和南部的兩條水運大動脈,伏爾加河從北往南偏西方向流,在斯大林格勒折轉向東南,注入裏海;頓河則從西北向東南流,在頓河畔的卡拉奇折轉向西南,注入亞述海。斯大林格勒與卡拉奇相距僅80公裏,是兩條大河相距最近的地方,戰後開鑿的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就在它南側。通往蘇聯南部的公路、鐵路也都經過斯大林格勒,所以它又是陸路交通的樞紐。占領了斯大林格勒,就截斷了蘇聯南部整個戰略大通道。此外,斯大林格勒還是蘇聯重要工業城市,戰爭開始後拖拉機廠成為一個重要的坦克生產工廠。

除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圍地區的戰鬥,1942年12月12日至23日為解救被圍德軍而在外圍實施、一度進展到距被圍部隊僅40公裏地方的“冬季風暴行動”(Unternehmen Wintergewitter),也應該包括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內。為實施那次行動,希特勒專門組建了由埃裏希·馮·曼施坦因元帥(Erich von Manstein,1887—1973)指揮的“頓河集群”(Heeresgruppe Don),除了從蘇聯戰場其他地方調來部隊,還遠從德國本土以及法國調來一些部隊,包括一個裝備重型“虎式坦克”的坦克營。要知道,德國1942年底才開始生產這種坦克,到1943年春每月只能生產25輛。然而蘇聯紅軍“圍城打援”,曼施坦因沒能完成任務,被圍的德國第6集團軍及其他軸心國軍隊也就沒能逃脫全部被殲的命運。最後時刻保盧斯決定投降,因為德軍實已無力抗爭。

斯大林格勒戰役通常被分成兩個階段。1942年8月23日到11月19—20日的近三個月是第一階段,從德軍進攻、蘇軍防守到兩軍相峙。此後進入第二階段,11月19—20日蘇軍三個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位於其北的頓河方面軍,位於其西北的東南方面軍)同時展開反攻,22日攻克卡拉奇,完成對德軍的包圍。此後逐漸縮小包圍圈,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1943年2月2日保盧斯率部投降。蘇聯方面原來估計被包圍敵軍應該有8萬5千至9萬人,後來才知道竟有30萬人之多。投降隊伍裏除前一天剛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的保盧斯以外,還有22名將軍。這是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1895—1977)所給的數字,西方的數字則是24名,例如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中寫道:“這時(2月2日),9.1萬名德軍(其中包括24名將軍),正在冰雪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淒涼的西伯利亞戰俘營”。一次俘虜那麽多將軍,實屬罕見。然而,這還只是最後階段被包圍殲滅的數字,如果從1942年8月23日德軍攻城開始計算,“狹義”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總的損失要超過84萬。蘇軍損失自然更大,達到約113萬,其中陣亡和失蹤近48萬,還有約4萬平民死亡。如果把整個“B集群”為攻占斯大林格勒而進行的戰鬥都計算在內,德軍損失就要突破百萬了,希特勒德國確實是元氣大傷。

從1942年8月下旬德軍攻入城內到1943年2月2日被圍部隊全部投降,五個多月時間裏兩軍展開了戰爭史上規模空前、也慘烈空前的巷戰。這和蘇軍第62集團軍的“緊貼”戰術有關,雙方糾纏在一起,沒有清晰的戰線,德軍的火力優勢、尤其是“斯圖卡”(Stuka)俯沖轟炸機就發揮不了作用。有資料說德軍一度占領斯大林格勒全城的90%,其實確切些說應該是巷戰彌散到全城的90%,因為大多數地方都是得而復失、失而復得,一個地方很難說是在誰手裏,不少地方易手多少次難以算計。“巷戰”的說法也已不確切,因為戰已經主要不是在街巷上進行,雙方不是一個街區、一個街區,而是逐樓、逐層、逐個房間、逐個樓梯間、逐個地下室地爭奪,德軍戲稱的“老鼠戰”(Rattenkrieg)倒很符合實際情況:“奪取了廚房,還得奪取客廳和臥室”。

由於當時整個德國戰爭行動都服從於“藍色行動”的需要,德國空軍把蘇聯戰場上80%的兵力都集中到這裏,從而使配合“B集群”作戰的德國空軍第4集團軍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空軍作戰單位,德國空軍對地面的攻擊規模空前,僅對伏爾加河對岸一個面寬不足1,000米的蘇軍陣地,就先後投入超過1,208架次“斯圖卡”俯沖轟炸機攻擊。第6集團軍迸攻到斯大林格勒城郊的8月23日那一天,出動超過1,000架飛機把城市炸成一片火海,10月14日一天更是出動2,000架次轟炸機投下600噸炸彈。但德國空軍的損失也不小,到11月初,可用的轟炸機已經從480架減少到232架,有經驗的飛行員損失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