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誰炮制了“隆美爾神話”

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二戰”歷史上的轉折點是任何人也無法否認的。西方一些人卻想方設法試圖“淡化”它,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便是一個典型例子。這本書的英文是The Second World War,即“第二次世界大戰”,顧名思義,它是一部全景記述“二戰”的作品。但在記述1942至1943年5月戰爭進程的第四卷“命運的關鍵”中,洋洋45章竟無一章以斯大林格勒為標題。當然,書中也曾提到那場戰役,但只占4頁篇幅,據說還是因為協助他寫作的一位助手堅持才加進去的,而記述由軸心國司令埃爾溫·隆美爾指揮的阿拉曼戰役卻用了15頁。漓江出版社1991年以《不需要的戰爭》為名出版該書“精選本”,將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途島戰役與阿拉曼戰役組合為一章,以“扭轉失敗:中途島、阿拉曼、斯大林格勒”為題,目的便是要強調阿拉曼戰役的重要,選編者的確領會了原作者的意圖。

相比兩次戰役的雙方兵力、武器裝備和傷亡人數,阿拉曼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相差甚遠。通常所說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指的是從1942年8月23日德軍抵達斯大林格勒城郊開始攻城,一直到1943年2月2日德軍投降,歷時五個多月的戰爭。而英軍獲勝的阿拉曼戰役實際上是指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的第二次阿拉曼戰役,歷時僅11天。此前第一次阿拉曼戰役(1942年7月1日至31日)打成消耗戰,以轉入僵持狀態結束,談不上勝負。

1942年春,俄羅斯大地解凍便於部隊作戰以後,希特勒確信英美不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他可以全力投入蘇聯戰場,於是發起以“藍色行動”(Unternehmen Blau或Fall Blau)為代號的大規模戰略進攻,主要進攻方向在蘇聯南部,那裏是蘇聯主要的小麥、玉米、油料、甜菜等農作物產區,更重要的是那裏的石油等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二戰”爆發時,戰爭已經離不開石油,而石油一直是希特勒的“阿喀琉斯之踵”。德國是一個包括石油、鐵礦石在內大多數礦產資源都很貧乏的國家,嚴重依靠進口。鐵礦石主要進口自瑞典北部基魯納鐵礦(Kiruna),那是蘇聯以外整個歐洲最大的鐵礦,而石油戰前主要從美國、委內瑞拉和伊朗進口。1938年,德國消耗的石油尚有約三分之一產自國內,到1941年末國內石油資源便已消耗殆盡,而且也不可能再從美國、委內瑞拉和伊朗進口,主要來源只剩下羅馬尼亞。迫於形勢,德國不得不大力發展合成汽油工業。瀕臨裏海的巴庫是蘇聯最重要的石油產地,1942年產量為2,400萬噸,占蘇聯總產量的80%;高加索地區鄰近黑海的邁科普和鄰近裏海的格羅茲尼也是重要石油產地,占蘇聯總產量的10%。德國若奪取這些油田,既可以滿足德國的需要,又可以截斷蘇聯的石油供應,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華西列夫斯基在其於1973年出版的回憶錄《畢生的事業》中寫道,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基裏爾·梅列茨科夫(1897—1968)擔任蘇軍總參謀長期間,曾經對納粹德國可能發動的入侵進行討論,以制訂抗擊計劃。斯大林認為德國會把主力放在西南部,首先奪取蘇聯最富饒的工業區、原料產地和農業區,不會把主力放在東普魯士與蘇聯邊界。他沒有想到後來希特勒會兵分三路從北到南全線同時發動進攻,並且中路投入兵力最多最強,和拿破侖一樣把奪取莫斯科當作主要目標。正是在這一點上,希特勒犯了一個也許是最嚴重的錯誤。因為即使奪取了莫斯科,蘇聯也有能力繼續抵抗下去,而一旦失去富饒的工業區、原料產地和農業區,尤其是失去巴庫和高加索的石油,那就無異於陷入滅頂之災。反過來,對於具有強大工業基礎和雄厚科學技術實力的德國,得到它們也就從根本上消除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和進攻莫斯科的“台風行動”中指揮主力“中央集群”(Heeresgruppe Mitte)的費多爾·馮·博克元帥(Bock,Fedor von,1880—1945),被希特勒認為是最能打仗的人,這一次他又被任命為“南集群”司令官。但是,行動開始不久希特勒就和他發生了分歧,7月9日解除了他的職務,並且將“南集群”一分為二:右路(南翼)是西格蒙特·李斯特元帥(Siegmund Wilhelm List,1880—1971)指揮的“Α集群”(Heeresgruppe A),由德國第1坦克集團軍、第11集團軍、第17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組成,共4個集團軍,任務是奪取高加索和巴庫的油田;左路(北翼)是馬克西米利安·馮·崴席斯將軍(Maximilian von Weichs,1881—1954)指揮的“B集群”(Heeresgruppe Β),由德國第2集團軍、第6集團軍、第4坦克集團軍、匈牙利第2集團軍、意大利第8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和第4集團軍組成,共7個集團軍,任務是奪取斯大林格勒,沿伏爾加河掩護“A集群”的側翼。此外還有空軍和羅馬尼亞黑海海軍艦隊配合,擔任空中支援任務的是空軍第4集團軍,由空4軍和空8軍組成,飛機總數為2,69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