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夢(第2/39頁)

威風不?威風!只是,讓楊廣能夠如此威風的關鍵人物長孫晟,在兩年後,也就是大業五年就去世了。

楊廣會想念長孫晟的,尤其是,若幹年過後,在雁門。

收服突厥,只是楊廣的第一步,事實上,楊廣還有著更遠大的抱負。

楊廣的這種抱負,選曹七貴(楊廣早年的七個重臣,分別為吏部尚書牛弘、納言蘇威、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左驍衛大將軍張瑾、內史侍郎虞世基、禦史大夫裴蘊、黃門侍郎裴矩)中的裴矩最為了解。

自從長孫晟之後,裴矩就成了隋朝的外交重臣,他也做了很多事,最重要的,就是撰寫了一部《西域圖記》,其中詳細考察了西域各國的地形人情風俗(矩誘訪諸國山川風俗,王及庶人儀形服飾,撰《西域圖記》三卷,合四十四國,入朝奏之。仍別造地圖,窮其要害,從西傾以去,縱橫所亙,將二萬裏,發自敦煌,至於西海,凡為三道,北道從伊吾,中道從高昌,南道從鄯善,總湊敦煌)。

如果說長孫晟是突厥通的話,那裴矩就是西域通。

裴矩為什麽要做這些事呢?原因是,裴矩看透了楊廣的心思,他知道,當朝的這位皇帝,是一位喜歡做夢的皇帝,他不是循規蹈矩照看好自家一畝三分地就能滿足的皇帝,他是有大志向的,他的志向《資治通鑒》用了三個字概括——好遠略,而我們用八個字來概括——天朝上邦,萬邦來朝。

對著啟民可汗抖威風,已經讓我們隱隱的看到了楊廣的抱負。

在《西域圖記》的序言中,裴矩寫道:“以國家威德,將士驍雄,泛濛汜而越昆侖,易如反掌。但突厥、吐渾分領羌、胡之國,為其壅遏,故朝貢不通。今並因商人密送誠款,引領翹首,願為臣妾。若服而撫之,務存安輯,皇華遣使,弗動兵車,諸蕃既從,渾、厥可滅,混壹戎、夏,其在茲乎!”

無責任翻譯一下:憑借國家的刑罰和恩惠,將士的驍勇雄健,渡過濛汜翻越昆侖,實在易如反掌。但是呢,如今突厥和吐谷渾控制了羌胡之國,道途被其阻斷,所以西域各國不能前來朝貢。現在呢,這些國家有商人“密送誠款”,翹首以待,想要臣服於我天朝。如果能夠使其順服,加以安撫,一定能求得安定和平。到時候我煌煌中華只需派遣使者,不用出動兵車,各路藩屬就會臣服,而吐谷渾和突厥也就可以消滅,統一各少數民族和華夏,就在此一舉吧!

顯然,裴矩跟長孫晟的外交策略完全不同。長孫晟的策略,恩威並舉,文武並用,手腕頻出,盡一切可能把水攪渾,然後隋朝渾水摸魚,趁亂取便,兩個字概括——分化。裴矩的策略,對隋朝造成較大威脅的突厥和吐谷渾,用兩個字——孤立;而對西域那些小國,則用另兩個字——招撫;遠景目標是,諸藩即從,渾、厥可滅,混壹戎、夏;簡單說,拉一票打一票,最終實現天下大同的目標。要從整體上概括裴矩的策略,只需要兩個字——做夢。

裴矩在做夢,但是,楊廣很陶醉,因為,楊廣本來就不是個務實的君王,他是個文藝青年,帶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氣息,裴矩的建議,正和他的胃口。於是楊廣很高興,賞賜裴矩布帛五百匹,天天都把他叫過來討論西域事宜,在裴矩海闊天空一通忽悠之下,楊廣大喜,說了,以後西域的這档子事兒,就你給辦了,好好幹喲,我看好你哦。

裴矩是怎麽幹的呢?

大業三年,裴矩親自跑了趟張掖,然後就找那些做生意的胡商,給他們好處,告訴他們,讓你們國家派使者來朝貢,大隋虧不了你們。

大業四年,裴矩說服鐵勒部落,令其進攻吐谷渾,吐谷渾大敗,其伏允可汗東逃至西平境內,並派出使者向隋朝求救。於是楊廣派出了宇文述,到西平境內“迎接”伏允可汗。結果呢,伏允可汗一看那宇文述那陣勢,當時就慌了,宇文述這是來救我的,還是來抓我的?怎麽帶了那許多人呢?伏允可汗當然不敢投降了,趕緊溜了。

宇文述也不客氣,追上去就是一頓砍殺,戰果相當輝煌——攻取曼頭、赤水二城,斬首三千馀級,俘獲其王公以下二百人,俘虜男女四千口,而後凱旋而歸。伏允南奔雪山,他的故土一片空曠,東西四千裏,南北二千裏,皆被隋朝占據,於是,隋朝在此設置州、縣、鎮、戍,讓天下的輕罪犯來此戍守。

其後,隋朝與吐谷渾的戰爭也有延續,到了次年,雙方再次交戰,總的來說,互有勝負,但是,考慮到隋朝家大業大,而吐谷渾經不起敗仗,所以,基本上還是隋朝得了便宜,大將劉權甚至一路追到了伏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