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五章 治鹽(第3/3頁)

“是不是削減太多了?”林續文問道:“恢復高祖時鹽制,應能大體得個平衡。”

“恢復高祖時的鹽制,那我們將鹽商以及舊鹽官都得罪幹凈,從民眾那裏還討不了好,還不如索性一開始就不要去動鹽事。”林縛說道:“既然動了,那總歸要能拉攏到一部分人,才是正經。暫以二十錢試行,再下辣手抄他幾家,應能補一兩年間的鹽銀短缺。實在不行,到一兩年之後,再調一調。咱們的臉,這時候還不能叫別人給扇了!而且啊,我們恢復到高祖時的鹽制,張晏、余心源他們幾個,多半會找其他的種種借口來刁難、阻止,一下子降這麽低,他們幾個反而會以看好戲的心態,等著看我們出醜……”

林續文看向林夢得、高宗庭、宋浮,對林縛的決定還是難以適從。

林縛又說道:“除鹽斤加價要降外,我想戶部當前還有一樁事可做……”

“什麽事?”林續文哭喪著臉,問道:“十七你不會又要戶部減免稅賦吧?”

他能體會林夢得的心情了,盤子就那麽大,林縛花起錢完全不知道心痛啊。戶部出面減免稅賦,減的是戶部的歲入,眼下又不能推行新政,這漏洞是越來越大啊。

“還叫你猜到了。”林縛說道:“皇上在江寧登基後,對江南諸府連續三次加征,使得江南農戶承受也到極限,再不松綁,江南之地也很可能鬧出民亂,到時候就大到得不償失……”

淮泗亂事,叫人記憶猶新,淮泗之禍慘烈,更叫人百年難忘。崇觀九年燕軍寇邊,對燕薊等的摧殘很大,但由於持續時間不長,還容易恢復。席卷中原的淮泗亂事及黃河修堤民夫之亂,才真正的將大越在中原的根基掏空掉。到崇觀末年,就算林縛手裏有二十萬兵馬,實際也沒有能力在北地跟東胡人爭雄。在整個北地都給打殘的情況,淮東兵馬能通過水路投到北方,但離開近海地區作戰,補給就全無保障。

“該要怎麽松綁?”林續文臉似苦瓜,問道。

只要不動地方根本,僅僅是減免稅賦,府縣絕對會歡迎的,減少的只會是戶部的歲入。

“許每戶減免一丁之丁稅,還要請旨強制地方減除到相應的人頭攤派!”林縛說道。

“僅減一丁?”林續文問道。

“僅減一丁,其他不動!”林縛非常肯定地說道。

丁稅又為口賦,七到六十歲的丁男都要繳納,唯有官紳勛貴能免。有越以來,丁壯傜役許以口賦代免,遂最終與田賦並立,為中樞財政最重要的來源之一。

丁稅的存在,一方面抑制了丁口的增長,但另一方面,也導致大量逃戶的產生。戶部實際錄得丁口之數,要少於實際數一大截。戶部的戶籍資料最為是齊備,林縛一開口,林續文很快就計算出要減出多大的缺口——八十萬兩銀。幸虧是僅減一丁。

林縛此時減一丁之丁稅,將來也不會考慮全免,但會將余丁的丁稅並入地方財政,主要就是看重抑制人口增長的作用。余丁丁稅並入地方財政之後,地方官員抓逃戶、逃丁才會出力。好的習慣,一開始就要養成。

林續文苦笑道:“兩事並舉,程余謙等人必不會反對,他們必定會等著看我們的好戲!”

淮西那邊的軍養,兩年之後就要以壽、濠、信陽等府的稅賦去抵沖,戶部收支銳減,對淮西沒有實質性的影響。湘潭、荊湖等軍,也更控制著一大片地盤,稅賦只是名義上到戶部報個賬,真正會受到影響的,將會是池州兵馬,淮東自身以及江寧官員的俸薪。這兩事並舉,很可能會短缺掉兩百萬兩銀的歲入,淮東錢莊借銀的年息降下來,但戶部每年還是要額外付出五十萬兩銀,程余謙、張晏等人自然樂得看淮東的好戲。

“減!”林縛大手一揮,說道:“根基不固,早兩年與燕虜決一雌雄,也不可能占到什麽便宜。民心不定,去推行新政,阻力也會極大……”

林縛暫時無意在江南七府推行新政,故而不直接控制朝政。除了當下要維持穩定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江南七府的稅賦極重,壓得民眾已經喘不氣來,強行推行新政在得罪地方勢力之余也不能馬上就普通民眾受益,地方上的不穩定因素會急劇增加,難以控制。

林縛在崇州推行新政,是崇州的地方勢力給東海寇打得極殘,不成勢力之後,也是在有足夠把握之後,才將新政往海陵、淮安等府推行。

“咬咬牙吧。”林夢得倒變得樂觀了,勸林續文道:“撐過前兩年就好。”

戶部歲入減兩百萬銀,攤到江淮浙閩的民戶頭上,每家能得兩三鬥米糧,看上去不多,但實實在在的能叫已到極限的民眾緩一口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