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第3/6頁)

袁世凱想了想,又說:“聽說武昌的叛軍中有一個叫黎元洪的,這個人資歷很老,如果叛軍推舉他的話,就難辦了。”

蔭昌走後,袁世凱急了,他擔心蔭昌真的平定了叛亂,那自己就永無出頭之日了。袁世凱遂給內閣發了一封電報,聲言自己雖然有病在身,但是既然國家有難,還是應該為國分憂,希望朝廷讓自己出馬,並撥款四百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過了幾天,袁世凱又讓朝廷準許自己的老部隊配合自己作戰,說白了袁世凱正在想盡辦法收攏自己的勢力。

載灃現在是完全處於被袁世凱要挾的狀態,袁世凱提出的條件他也只好答應。

武昌起義之後,起義軍成立了武昌軍政府,蔭昌平叛不力,叛亂反而愈演愈烈。不出袁世凱所料,湖北軍政府果然推舉黎元洪任總督。其實,黎元洪並不敢挑這個頭,他是被人用槍指著當上總督的。起義軍之所以看上黎元洪是因為他的資歷相當老,黎元洪是湖北黃陂人,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甲午戰爭時他是一個大副,後來加入張之洞的自強軍,當上了旅長。

黎元洪並沒有革命思想,他一直是清廷的一個軍人,只是他為人忠厚,士兵們比較愛戴他。武昌起義發生後,黎元洪不敢卷入是非,嚇得藏起來。後來被士兵們找出來,要推舉他當總指揮。黎元洪說什麽也不願意,革命黨人一怒之下用槍指著他:“你不挑這個頭,只好讓你先為清朝陪葬了。”

沒辦法,黎元洪只好硬著頭皮當上了這個總督,由於他非常怕事,士兵們給他起了個外號:泥菩薩。

武昌起義成功後沒多久,革命在全國範圍內發展起來了。

10月22日,湖南宣布獨立。

10月23日,江西九江獨立,陜西獨立。

10月25日,廣州將軍鳳山被革命黨人刺殺。

眼看著大清即將垮台,袁世凱並沒有急著出力,他選擇了冷眼旁觀,讓北洋軍不要輕易出擊,原地待命。袁世凱要幹嗎?他在等待載灃對自己讓步。載灃很快明白了這層道理,召回蔭昌,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制海陸軍,並節制各省督撫。這樣一來,袁世凱又是大權在握。

10月27日,陸軍十鎮的統制張紹曾等人擁兵給清廷施壓,要求清廷成立國會、制定憲法,組織責任內閣,還提出皇族成員永遠不能擔任內閣大臣和國務大臣等職,同時要求釋放所有政治犯。

張紹曾非但是在口頭上進行要挾,還扣留了清軍運往湖北的軍火,並致電黎元洪,表示自己不會與他開戰的。沒過多久,山西宣布獨立,閻錫山出任總督;接著,雲南宣布獨立,蔡鍔出任總督;南昌新軍起義,江西全省宣布獨立。

各省都在宣布獨立,而且張紹曾已經有倒戈的跡象,隨時可能殺進北京。朝中一片慌亂,隆裕太後和載灃已經做好了逃亡的準備。

眼看大清江山要丟,這時候載灃已經顧不上其他了,先保住江山再說,他立刻出台了四項政策:同意實行憲政;立即起草憲法;解散皇室內閣,成立責任內閣;釋放所有政治犯。

11月1日,載灃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沒想到袁世凱竟然推辭了。袁世凱推辭的理由很簡單,袁世凱說根據憲法精神,你載灃沒有權力任命我為內閣總理大臣,必須經過國會選舉,我才是合法的內閣總理大臣。載灃雖然氣壞了,但也只能按照袁世凱說的辦。

11月8日,國會召開,袁世凱正式當選為內閣總理大臣。此時,國家的軍政大權基本上操縱在袁世凱手上。袁世凱率領軍隊進入北京後,對載灃說,既然實行憲政,你這個攝政王也就是多余的,回家好好休息吧!

載灃就這樣回家了,不過他並沒有失落,反而感到有些慶幸,總算把這個爛攤子交給別人。回家後,載灃滿臉高興地對老婆說:“從今天起,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地在家裏逗孩子玩了。”載灃天生就不是一個政治人物,居家的日子對他來說確實是幸福的,袁世凱還算厚道,每年給他一筆豐厚的津貼。

至此,大清國皇權基本只剩下空架子,真正的實權掌握在袁世凱和革命黨人手中。

遊走在皇權和革命黨人中間

袁世凱任命馮國璋為一軍總統,調江北提督段祺瑞為第二軍總統,隨時待命。袁世凱雖然將軍政大權操於自己的手中,但清廷還在那兒,兔死狗烹的經驗對他來說是非常深刻的。他知道,一旦把革命軍剿滅,自己遲早要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與其如此,倒不如先留著革命軍,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凱軍隊攻下漢口,接下來袁世凱並沒有繼續進攻。他是想通過軍事的力量逼迫革命黨人就範,讓清廷和革命黨人的命運都操縱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