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扶不起的大清國

對於革命,統治者從來只有一個政策:鎮壓鎮壓再鎮壓。鎮壓命令雖然是由載灃下達的,但載灃委實是一個軟弱的人,看到大清帝國風雨飄搖,他經常被嚇得一個人偷偷哭泣。汪精衛行刺他後,他有時嚇得連家都不敢回。

憲政也不管用

讓家天下的封建皇權實行憲政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沒有外敵的入侵,清廷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要進行憲政改革。

載灃掌權後,本來是不打算進行憲政改革的,但是來自國內外的壓力非常大,他不能不有所作為。清廷從實行憲政的第一天起就表現出迫不得已的姿態,這注定了他們不可能是真心改革。

宣統登基第二天,載灃宣布預備立憲按原計劃執行。各省的督撫擔心載灃只不過是做做姿態,聯名上書,要求清廷立即召開國會,討論憲政事情,但遭到載灃的拒絕。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反清活動也日益高漲,各地不斷出現暴亂和攻打衙門的事件。對此,載灃也沒有什麽良策,無非就是鎮壓。

預備立憲開始後,也進行了一些改革,首先是官制改革。官制改革主要是模仿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建立內閣,並設立總理大臣一名,左右副大臣兩名,各部尚書均為內閣政務大臣。官職改革大體是模仿三權分立制度,廢除了清朝的三法司制度,也就是說廢掉了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改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統。除了在中央,在地方上也進行了一些官制改革,這些改革雖然都很好聽,但並沒有收到實質性的效果。

在官制改革中,設立了資政院,資政院是一個臨時性的機構,相當於國會的前身。資政院的主要事務是做好國家預算、制定國家政策、負責稅收和公債等事務、制定和修改法典(但不能制定憲法)等等。

如果說資政院相當於西方國家的上議院的話,那麽谘議局就相當於下議院。谘議局的議員由各省督撫推薦和考核,部分地反映了民意。但這些改革其實根本還是換湯不換藥,真正的權力還是操縱在皇室和督撫手中。

立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地方自治,這是出洋考察的五個大臣總結出來的經驗,回來後他們力薦中國實行地方自治,他們說:“考察西方強國,他們所以強大最大的原因在於實行地方自治。”

地方自治在戊戌變法時就已經開始了,當時湖南就實行地方自治,張之洞把湖南經營得非常好,為全國做了一個表率。

谘議局成立後,實業家張謇帶頭發動了大規模的國會請領活動,張謇請求在宣統三年召集國會,同時請求設置責任內閣。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清廷堅持預備立憲九年後才召開國會。雖然請願活動給清廷構成了很大的壓力,但仍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對日本低頭

慈禧治國很有一套,那就是寧可讓國家斷送在外敵手中,也不要讓國家落入“奴才”的手中。那意思很明顯:嚴防家賊,對外國人要好一點。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的擴張欲望空前高漲。日俄戰爭後,日本又奪取了朝鮮,隨後,它的目光緊緊盯著中國的東北和蒙古。1906年,日本成立了“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和關東都督府。這兩個機構的成立就是為了侵略東北做軍事準備,借公司之名實行武備之實。

日本對東北的侵略首先是從修鐵路和開礦開始的。宣統元年(1909年)正月初十,日本向清廷提出了安奉鐵路問題,要求清廷允許日本人在丹東和沈陽之間修鐵路。日本還想把這條鐵路和朝鮮境內的漢城連接起來,計劃在鴨綠江上架鐵橋,以便對東北進行軍事侵略和資源掠奪。

日本方面還要求將鐵路改為寬軌,並改變之前的路線,以便多占有一些土地,還聲明要派兵保護鐵路。清廷讓東三省總督錫良與日本人交涉,錫良盡全力維護中國的主權,不對日本人妥協。日本見錫良不妥協,居然公開對清廷發表照會,表示日本將自行執行,不管清廷的態度。

中國政府還沒有同意,日本人已經開工了,清政府懦弱無能,不敢阻止日本人。日本就這樣霸王硬上弓,根據自己的規劃開始修建鐵路。看到清廷如此軟弱,日本的要求不斷升級。

撫順煤礦本來是由中國商人在經營,中國商人曾向俄國人借款,日本借口說這個煤礦是俄國人的產業,日俄戰爭之後,霸占了撫順和煙台兩處煤礦。清廷讓日本歸還,日本人卻說這是俄國人的產業,拒不歸還。後來,經過艱難的交涉,日本表示願意向中國繳納一定的稅收。

還有就是間島問題,間島是中朝邊境的一塊沙灘地,有兩千多畝。日本占領朝鮮後,以保護國的名義肆意幹涉間島領土問題。日本不斷地讓朝鮮人民向間島周邊地區滲透,然後以保護朝鮮人民為由,侵占中國的領土。日本想將延吉廳據為己有,清廷跟日本公使嚴正交涉,在如山的鐵證面前日本理屈詞窮,不得不承認延吉廳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日本要求中國在其他問題上進行讓步,須以圖們江為中朝兩國邊界,日本可以在圖們江以北設置領事館。此外,日本還要求修築吉會鐵路,日本修築這條鐵路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軍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