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三場葬禮和一場彌撒

“任何人都認為,君主守信,立身行事,不使用詭計,而是依靠正直,這是多麽值得贊美呵!然而我們這個時代的經驗表明:那些曾經建立豐功偉績的君主們卻不重視守信,而是懂得怎樣運用詭計,使人們暈頭轉向,並且終於把那些依賴信義的人們征服了。”

——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凱瑟琳和亨利三世難以相信卡尼拉克竟會變節。太後吃驚地在信中對兒子說:“侯爵發誓釋放納瓦拉王後!”但他們無能為力。瑪格麗特被釋放說明法國王權越來越衰落。

亨利三世不能坐視不管了,他聲稱自己才是天主教的保護者,借此爭取群眾支持,想搶過吉斯公爵的風頭。當年夏天,國王宣布自己將親自監督對胡格諾派的戰爭。他撥出一支軍隊給茹瓦爾斯,讓他率軍前往普瓦圖迎戰納瓦拉的亨利,然後又明智地讓吉斯公爵率軍向東,阻擊德意志和瑞士的胡格諾派援軍。就這樣,國王既能先發制人——他和凱瑟琳都非常害怕胡格諾派搶先一步——又能讓自己的仇人身陷險境。

亨利三世向世人展示了他意圖在法國根除胡格諾派的決心,但太後和納瓦拉國王多次交涉之後,亨利三世的動機開始使人懷疑。一位身在法國宮廷的教皇特使向羅馬報告了當時的民意:“人民對政府的怨恨甚重,國王雖然權勢很大,但囊中羞澀,他窮奢極欲使他更加貧窮。他一方面表現得極為虔誠,另一方面又和神聖同盟作對。他既向異端宣戰,同時又對天主教徒的勝利感到嫉妒。他一方面希望異端失敗,但同時又害怕他們真的失敗。他害怕天主教徒失敗,但同時又暗自盼望他們失敗……他不相信自己,卻完全信任德佩農(d'Epernon)……吉斯公爵受到百姓的擁護,卻遭到國王嫉恨,而國王寵愛的德佩農卻受到百姓的痛恨。”

國王對異端重啟的戰端並無前途。納瓦拉的亨利的軍隊在10月20日擊敗了茹瓦爾斯的軍隊,使胡格諾派士氣大振。雖然吉斯公爵在打擊德意志和瑞士援軍時取得了更大的勝利,但亨利三世害怕吉斯公爵大獲全勝只會讓敵人名望大漲,於是派遣德佩農前去賄賂這些傭兵,讓他們及早撤軍,免得公爵取得決定性勝利。失去了敵人的吉斯公爵火冒三丈,寫信給西班牙人,痛斥“德佩農對敵人展現出來的好意和縱容”。國王將寵臣的媾和行為宣傳成一場大勝,並提拔德佩農成為諾曼底總督和法國海軍提督(該職位本屬於茹瓦爾斯,但他不幸陣亡了),這更讓吉斯公爵怒火中燒:這兩個肥差本該屬於自己的!

此時此刻激怒天主教同盟的領袖顯然不是時候。菲利普二世一直在建設海軍艦隊——即所謂的西班牙無敵艦隊(Armada)——以圖入侵英格蘭,推翻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最後一艘戰艦於1588年建成,5月初,艦隊從西班牙起航。雖然菲利普二世確信自己必將取得勝利,不過他還是希望亨利三世不要幫助伊麗莎白——在打擊新教徒方面他非常謹慎。因此,他讓其盟友吉斯公爵在自己消滅英格蘭海軍的時候牽制法國國王。

吉斯公爵樂意從命。在他的指示下,天主教同盟計劃暗殺德佩農,占領盧浮宮,並且俘虜國王。亨利三世聽到風聲,為了先發制人,他將德佩農送往諾曼底,並且嚴禁吉斯公爵進入巴黎。公爵無視國王的命令,於1588年5月9日騎馬進入了巴黎。數千名巴黎市民在街上列隊,只為一睹英雄的面容。他們大喊:“吉斯萬歲!法國的解放者、教會的支柱、異端的消滅者!”恐慌的凱瑟琳為了防止發生針對國王的暴動,宣布是她邀請了吉斯公爵。亨利三世別無辦法,只能將錯就錯和這位死敵會面。國王利用這次會見,希望吉斯公爵看在對國王效忠的份上,和德佩農重歸於好。國王責備說:“愛主人,就應當愛他的狗。”但公爵回答說:“前提是狗不咬人。”

亨利三世對這樣的答復並不滿意,在5月12日召來四千士兵進城,恐嚇天主教同盟,彰顯國王的權威。但這實在是一樁大錯。巴黎市民沒有退讓,反而采取了行動。他們築起街壘,圍住衛兵,並且從街邊的窗口和陽台上向他們開槍。到了中午,街上死屍遍地。亨利三世第二天不得不逃離巴黎,吉斯公爵於是拿下了首都。這次暴動被時人稱作“路障之日”(Day of the Barricades),西班牙大使在寫給菲利普二世的信中高興地說,此次行動“讓法國國王手忙腳亂,不僅無法在行動上幫助英格蘭女王,就連口頭支持也很困難了”。

國王抱頭鼠竄,連年長的太後都沒有帶走,凱瑟琳又擔起和天主教同盟交涉的工作。她擔心虎視眈眈的無敵艦隊在擊潰英國人之後會調轉槍頭威脅法國王室,於是要求兒子同意吉斯公爵的各種要求。就這樣,亨利三世於7月15日同意撤銷德佩農的職位,並對吉斯公爵大加封賞——比如,提拔他當中將。吉斯家族還得到了法國境內的不少城市,比如奧爾良、布倫和昂熱。威尼斯大使寫道,國王的妥協讓“吉斯公爵權勢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