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大利領土擴充至自然邊界(第4/6頁)

伊利裏亞領土之攫取

但羅馬更進一步,牢固地在東岸打下基礎。斯庫台的伊利裏亞人成為向羅馬納貢的屬民;本來忠於托伊塔的赫瓦爾之德米特裏厄斯,現在投向羅馬,被立為諸島與達爾馬提亞沿岸地區的附庸君主,又是羅馬同盟;希臘城鎮科西拉、埃庇丹努斯、阿波羅尼亞和社團阿亭坦與帕提尼在溫和的臣屬形式下與羅馬締結。亞德裏亞海東岸這些地區的取得,在廣袤上不足以派遣特任的助理執政官;科西拉和其他地方似乎派遣了次級行政官,而其監督權似乎也由意大利的行政首腦負責。如此,亞德裏亞海最重要的重鎮,像西西裏和薩丁尼亞一樣,也隸於羅馬權威之下了。還有什麽其他可以期盼的呢?在上亞德裏亞海,羅馬缺少一個海軍根據地,而這個缺陷不能因意大利海岸的擁有而得以彌補。羅馬的新盟邦們,尤其是希臘的商鎮,將羅馬人視為救命恩人,無疑會用盡辦法維系住這樣一個有力的保護者;在希臘,沒有一個人反對這種動向。不過,當現在進入希臘港口的不是亞加亞聯盟的十艘戰艦(這是希臘最大的兵力了),而是蠻邦那一舉擊敗海盜的兩百艘戰船的大艦隊時,希臘人的歡欣與羞恥之感究竟孰重,恐怕倒是問題了。擊敗海盜,本來或許應當是希臘人的任務,但他們未能達成,而且失敗得很慘。但是,若說希臘人因需外國人來解救同胞而感到恥辱,則他們對這種解救也總是以莊敬的態度來接受的。他們請羅馬人參加科林斯地峽運動會,請他們參加伊洛西斯的谷神祭典。

馬其頓未做任何表示;它沒有武力執行保護希臘人的任務,那麽,話也不必講了。羅馬人沒有遭到抗拒。然而,羅馬人由於拿到了進入馬其頓的鑰匙,因而使馬其頓變成了敵人,設若它一旦得勢,必然要打破沉默。設若那精明強幹的安提柯三世還活著,則他可能把羅馬人擲下的手套撿起來;因為,幾年以後,當赫瓦爾的德米特裏厄斯撤出羅馬的管轄,而大事劫掠,攻克了羅馬人宣布其獨立的阿亭坦時,安提柯三世曾與之結盟,而在塞拉西亞之戰(公元前222年)時,德米特裏厄斯的部隊也曾為安提柯三世助陣。但安提柯三世已經死了(公元前221—前220年之冬),他的繼承人菲利普還是個小孩;這小孩允許了執政官魯西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去攻打馬其頓的盟友,毀了他的首都,把他逐出王國(公元前219年)。

意大利北部

意大利本土,亞平寧山脈以南,在塔倫圖姆得手以後享受著深沉的和平;與法萊裏的六日之戰(公元前241年)只不過算是一個插曲。但在北方,介於聯邦的領土與意大利的自然邊界(阿爾卑斯山山脈)之間卻有廣闊的區域是並未絕對臣服於羅馬的。在亞平寧以北,羅馬人只擁有一片狹窄的地區。波河南方,強悍的凱爾特族的波伊人,仍舊據地自雄(從帕爾馬至博洛尼亞);兩河之間,東邊的林貢斯人和西邊的阿納利(現在的帕爾馬大公國)——可能是附屬於波伊的兩個小族——則占據了平原。在平原的西端,利古裏亞人進入,跟孤立的凱爾特部落混合之後,定居阿雷佐與比薩之間的亞平寧山區,占據了波河的發源地。波河北方的平原之東部,約從維羅納至海岸,由維尼蒂人所占,這一族跟凱爾特人不同,可能屬於伊利裏亞血統。在這些地區和西部山脈之間,是塞諾馬尼人(在布雷西亞和克雷莫納一帶),這些人很少跟凱爾特人一致行動,很可能大部分跟維尼蒂人及因蘇布雷人(在米蘭附近)相混。後者是意大利的凱爾特人區域中至為可觀的;他們不但跟阿爾卑斯山谷中半凱爾特半非凱爾特的各小社團保持不斷聯系,而且跟阿爾卑斯以外的凱爾特人也是如此。阿爾卑斯的門戶,那有二百三十英裏可以航行的大河,那時文明化的歐洲最大最肥沃的平原,仍在意大利的世仇之手,這些部族,雖然已經衰弱了,卻仍舊連名分上都不附屬於意大利,仍舊騷擾鄰族,保持著他們蠻族的習尚,散居廣闊的平原各處,繼續他們放牧與剽掠的生活。羅馬人及早占取這些地帶乃是意料中事,尤其因為凱爾特人似乎逐漸忘記了公元前283—前282年之役的敗北,而又重新開始騷動,更危險的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凱爾特人又在阿爾卑斯以南出現。

凱爾特戰爭

事實上,公元前240年,波伊人已重啟戰端,而他們的首領,阿提斯與加拉塔斯也在未經大會的授權下,召阿爾卑斯北邊的高盧人與他們聯合作戰。後者響應眾多,而於公元前238年,意大利久已未見的大軍紮營到亞裏米倫。羅馬,其時還國力太弱,不敢冒戰爭之險,乃結停戰之議,而為了爭取時間,允許凱爾特的使者前往羅馬;使者到達元老院,竟要求割讓亞裏米倫——這簡直是布倫努斯的時代重新來臨了。但戰爭在未開始之前,卻因一件意外而結束了。波伊人,由於不滿意不請自來的阿爾卑斯山以北的高盧人,可能是懼怕自己的領域被侵占,跟他們沖突起來。這兩個凱爾特部族發生公開戰爭;在波伊的首領被本族的人殺掉以後,高盧人返回阿爾卑斯山以北。如此,波伊人被交到羅馬人手裏了,後者則把他們像塞農人一樣驅趕,至少一直推進到波河;但由於波伊人割讓了某些地區,羅馬人乃停止對他們的戰爭(公元前236年)。可能這是由於那時羅馬人預料會跟迦太基人重啟戰端;但因薩丁尼亞的占取而戰爭避免之後,羅馬政策便意在盡快把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地區全部納入版圖了,因之凱爾特人感到的恐懼也並非空穴來風。然而,羅馬人並不急於動手,因而凱爾特人乃搶先發起。原因可能有三:一,羅馬人在東岸的土地分配(公元前232年),此事雖未必針對凱爾特人,但他們卻感到迫在眉睫的危險;二,或許他們覺得為了占有倫巴第而與羅馬一戰,是無可避免之事;三,急躁的凱爾特人可能已經不耐久蟄,而選擇了遠征,最後這一項的可能性最大。除了塞諾馬尼人之外——他們和維尼蒂人一樣,宣布站在羅馬人一邊——所有的意大利凱爾特人都贊同戰爭,羅納河上流河谷的凱爾特人也加入——後者毋寧說是此帶的大批冒險分子,為首者為康科裏塔努斯與阿納羅埃斯圖斯。凱爾特的首領帶著五萬步兵、兩萬騎兵及戰車兵向亞平寧進發(公元前225年)。羅馬人未料到攻擊會從這一方面來,沒料到凱爾特人不顧他們在東海岸的堡壘,竟直攻首都。蜂擁的凱爾特人曾在不很久以前這般蹂躪希臘。危機嚴重,而嚴重性看起來比實際尤甚。所有的人都相信這次羅馬的毀滅已經注定,羅馬要變成高盧人的土地了,而謠傳如此之甚,以致羅馬政府竟屈就那荒謬的迷信,在羅馬廣場中將一個高盧男人和一個高盧女人活活燒死,以實現命運的宣判。但同時他們卻積極準備。原先,有兩名執政官各統率步兵約兩萬五千、騎兵一千一百,分駐於薩丁尼亞及亞裏米倫,前者,執政官為蓋烏斯·阿蒂利烏斯·雷古盧斯,後者,執政官為魯西烏斯·埃米利烏斯·帕普斯。兩者皆接到命令,立即趕赴最急迫地區伊特魯裏亞。由於塞諾馬尼人與維尼蒂人系羅馬盟邦,凱爾特人在出征時不得不留下一批衛戍部隊在家鄉,而現在,受羅馬召集的翁布裏亞人則從山區肆攻波伊平原,對敵人的本土造成無以估計的蹂躪。伊特魯裏亞人與薩賓人則受召占領亞平寧山區,盡可能阻擋通路,以待正規軍開到。在羅馬,組成了五萬人的後備軍。全意大利現在都共認是羅馬的戰友了,凡能從軍的一律征集,戰爭所需物資盡行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