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天崩地裂(第2/14頁)

但在另一方面,世界上另有一些角落的狀況就沒有這麽樂觀了。在非洲、西亞,以及拉丁美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完全停止增長,到了80年代,多數人反而變得比以前貧窮。這10年當中,非洲及西亞的產量多數時候都在走下坡路,而拉丁美洲則在最後幾年也陷入同樣境地(UN,World Economic Survey,1989,pp.8,26)。對這些地區而言,80年代無疑是它們嚴重不景氣的時代。至於在西方原為“現實中的社會主義”的地區,80年代始終保持著差強人意的增長幅度,可是1989年後完全崩潰。它們陷入的危機險境,若以“大蕭條”命名倒很合適。進入90年代初期,這些國家的狀況甚至更慘。從1990年開始到1993年4年之間,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年跌落,其跌幅分別為17%(1990—1991)、19%(1991—1992)、11%(1992—1993)。波蘭經濟到了90年代初期雖然開始多少轉趨穩定,可是縱觀1988—1992年間,波蘭的國內生產總額總共銳減了21%以上。至於捷克,則減了20%;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更慘,損失高達三成甚至更多。綜觀這些國家在1992年中期的工業生產,只有1989年的半數到三分之二之間(Financial Times,1994年2月24日;EIB papers,November1992,p.10)。

焦點轉向東方,情況則完全相反。就在蘇聯集團經濟紛紛崩潰解體之際,中國經濟卻開始了驚人的增長躍升,對比之強烈,再沒有比這個更令人稱異的現象了。在中國,事實上再加上自70年代開始,成為世界經濟地圖上最充滿活力的一個角落(東南亞及東亞的大部分地區)在內,“蕭條”一詞,可謂毫無意義——說來奇怪,90年代初期的日本卻不在這些幸運國家之列。然而,盡管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在繁榮增長,其中的氣氛卻不輕松。凡是資本主義在戰前世界最為人指責的缺陷,如“貧窮、大量失業、混亂、不穩定”等,本來在黃金時期已被掃除長達一代時間,1973年後卻開始重現。經濟增長,為嚴重的不景氣一再打斷,先後計有1974—1975年、1980—1982年,以及80年代結束時三次,規模之大,絕非“小小的景氣蕭條”所可形容。西歐地區的平均失業率由60年代的1.5%猛升為70年代的4.2%(Van der Wee,p.77)。在80年代末期景氣繁榮的最高峰,歐共體的失業率,竟然平均高達9.2%,1993年更爬升到11%。半數失業人口的賦閑時間甚至超過一年,更有三分之一長達兩年以上(Human Development,1991,p.184)。問題是黃金年代的戰後嬰兒潮已經過去,潛在的就業人口本應不再繼續膨脹,而且不論年頭好壞,通常年輕人的失業率也都高於年紀較長者。在這種情況下,永久失業率若有任何變化,照常理應該呈縮減之勢。[1]

至於貧窮混亂,到了80年代,甚至連許多最富有、最發達的國家,也發現如今自己“又開始”習慣於每日乞丐流連街頭的景象了。更駭人的是,流浪者棲宿檐下、藏身硬紙板的鏡頭,大家也都變得習以為常、熟視無睹——如果警察尚未幹涉,把他們從眾人視線之內移走的話。1993年,無論在哪一個夜晚,紐約市內都有23000名男女露宿街頭或棲身收容所內。這個數字,實在只是小意思——要知道從1993年開始倒數回去的5年之中,全紐約市更有3%的市民,頭上一度沒有片瓦遮蓋(New York Times ,1993年11月16日)。在英國(1989年),則有40萬人被正式列入“無家可歸”之列(UN Human Development,1992,p.31)。回到50年代,甚至70年代早期,有誰能預想到今天這般慘狀?

無家可歸貧民的重現,是新時代裏社會及經濟愈發嚴重不平等現象的一環。其實根據世界性的標準,“發達市場經濟”富有國家在收入分配上,其實並不至於太不公平——至少尚未達到極為不公。在這些國家中,分配最不均的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瑞士四國,20%居於最上層的家庭所得,平均為20%最下層的8—10倍。至於那高居頂尖的10%的家庭,他們帶回家中的收入,通常更高達全國總收入的20%—25%。而瑞士、新西蘭最頂端的天之驕子,以及新加坡與香港的富人,其所得比例更高。但是上述差距,若與菲律賓、馬來西亞、秘魯、牙買加或委內瑞拉的不平等狀況相比,自然更屬小巫見大巫,後者的富人收入,高達其本國總收入的三成以上。至於危地馬拉、墨西哥、斯裏蘭卡、博茨瓦納(Botswana)等國,貧富差距之大,更是不在話下,有錢人收入的比例,占全國總收入四成之多。至於有著舉世貧富懸殊冠軍頭銜的巴西,[2] 在這個社會不公達到極致堪稱“社會不公紀念碑”的國度裏,最下層的20%人口中,一共只得全國總收入的2.5%以供分用;而最上層的20%,卻幾乎享有三分之二。至於那居於頂端的10%,更掠去高達半數之多(UN World Development,1992,pp.276—277;Human Development,1991,pp.152—153,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