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天崩地裂

第十四章 危機20年

前些日子,曾有人問我對美國的競爭力有何看法。我答復道,這個問題根本不在我的考慮之列。我們NCR(紐約證券交易所)公司的人,只把自己看作一個在國際上競爭的公司,只是本公司的總部剛好設在美國而已。

——謝爾(Jonathan Schell,NY Newsday,1993)

特別令人感到痛楚的是,(大量失業的)後果之一,可能會造成年輕人與社會上其他部分人日漸疏遠。根據當代的調查顯示,年輕人還是願意工作,不管工作多麽難找,他們也依然希望建立一番有意義的事業。更廣泛地說,如果未來這10年的社會,不但是一個“我們”與“他們”漸行漸遠的世界(這他我之別,大致上代表著資方與勞動者一方之分),而且更將是一個多數群體本身也日趨分裂的世界。即工作人口之中,年輕及保障較不足的一群,與經驗較多、保障較全的另一群人,彼此之間極為不合。這樣一個社會,當中一定會有某種危險存在。

——經合組織秘書長(Investing,1983,p.15)

1

1973年後的20年間的歷史,是一頁世界危機重重、失去支點大舉滑落入不安定的歷史。但是一直要到80年代,世人才明白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當年的基石已經粉碎,再也不能成形。直到世界的一部分全面倒塌之後——實際“現實中的社會主義”的蘇聯與東歐集團——這次危機的全球性方才為人認識。在此之前,發達的非共產黨地區自然更不承認危機的存在,多年來,眾人都仍將每一次的經濟難題,稱為過渡性的“景氣蕭條”(recessions)。半個世紀以來,令人聯想起大災難時期的“不景氣”(depression)和“大蕭條”(slump)二詞,於是成為至今猶未完全解禁的禁語。更有甚者,只要提一下這個字眼,就可以使人不寒而栗,回想起當年那個恐怖的陰魂。甚至當說80年代的“景氣蕭條”是“50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時,連這句話也得小心使用,不敢直指那段相對照的時期,即30年代。(廣告人的文字魔術,已經被人類文明提高為人類經濟活動中的基本一環;可是文明本身,如今卻陷落在它自己這個專長構築幻境的機制之中。)只有到了90年代初期,才有人敢開始承認(例如在芬蘭),目前的經濟難題,確實比30年代還要糟糕。

就許多方面而言,這種情形實在令人困惑不已。為什麽世界經濟變得不再穩定?正如經濟學家的觀察一般,各項有助經濟穩定的因素其實比以前更強——雖然一些自由市場國家的政府,例如美國的裏根與布什、英國的撒切爾夫人與她的後繼者,試圖將其中幾項因素的力量減弱(World Economic Survey,1989,pp.10—11)。舊有的大量生產制度中的一大關鍵所在——難於控制的“存貨周期”(inventory cycle)——在電腦化的存貨管理以及更好更快的通信傳輸下,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如今生產線上可以配合需求變化,隨時調整產量:擴張期“剛好趕上”(just in time)大規模的生產,縮減期“原地不動”靜待存貨銷清。這項新方法是由日本人首先試行,並在70年代科技的幫助下成為事實。其宗旨是減少存貨,只需生產足夠數量,“剛好趕上”經銷商的所需即可。總之,生產能力的彈性大幅度升高,隨時根據需求變化,在極短的時間內靈活調度。這不再是一個亨利·福特的時代,而是貝納通(Benetton)的時代。與此同時,政府開支之大,以及名列政府支出項目下的私人收入——社會福利金及救助金等轉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也有助於經濟的穩定。前述兩項政府開支的總和,如今已高居國內生產總額的三分之一。如果說,在這個危機時代裏有什麽東西上漲的話,恐怕就數這兩項了。單是失業救濟金、養老金,以及醫療費用的增加,就足以推動它們的上漲。這個危機時代,一直延伸到“短20世紀”末期。我們大概得再等上數年,才能等到經濟學家也拿起歷史學家的最後武器——後見之明——為這個時期找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解釋。

誠然,將70年代至90年代之間的經濟困難,拿來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難題相比,在方法上自然有其缺陷;雖然在這個新的20年裏,另一場“經濟大蕭條”的恐懼時時縈繞人們心頭。“有沒有可能再來一次?”許多人都這樣問。尤其是在1987年時,美國(及世界)股市一場極具戲劇化的大跌,以及1992年國際匯兌發生危機之後(Temin,1993,p.99),憂心之人更多了。1973年開始的數十年危機,其實並不比1873年後的數十年間更接近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意義(雖然1873年那段時期也被人視作大蕭條),這一回,全球經濟片刻也未崩潰——不過當黃金時代於1973—1975年結束時,的確有幾分類似古典的循環性蕭條。當時發達市場經濟體的工業生產在短短一年之內驟降一成,國際貿易則跌落13%(Armstrong,Glyn,1991,p.225)。黃金時代過後,發達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雖然持續增長,可是比起之前的大好時光,速度顯然緩慢許多,只有某些“新興工業國家”(多數位於亞洲,參見第十二章)是例外,後者進行工業革命的歷史甚短,自60年代才開始。但是總的來說,一直到1991年,先進經濟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始終在增長,只有在景氣蕭條的1973—1975年和1981—1983年間,兩度稍微受到短暫停滯的幹擾(OECD,1993,pp.18—19)。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即國際工業品貿易,也在繼續增加之中,進入80年代的大發展時期,其加速增長之勢甚至可與黃金年代媲美。到“短20世紀”的末期,發達資本主義世界國家的富庶程度與生產力,總體來說,甚至遠超過70年代初期,而依然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全球經濟,此時也比當年更為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