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濱口述

時 間:2004年2月17日

地 點:北京市勁松西口某小區

訪談者:定宜莊

在場者:李南

[訪談者按]李濱女士是我的“發小兒”李南為我聯系的,她是李濱的外甥女。李南的母親名黎頻,是李德倫的大妹,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老演員,她最早為人所知的角色是在膾炙人口的話劇《龍須溝》裏扮演王大媽,後來最為人知的角色是《萬家燈火》裏的老大娘,還有為1986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劉姥姥配音。別的也許還有,也許更著名,可我知道的就只有這些。這個訪談,我原來瞄準的就是黎頻,但她不幸已於2003年逝世,李南便為我聯系了黎頻的九妹李濱女士。著名劇作家黃宗江先生對我說過,他與李德倫兄妹20世紀40年代一起在上海時,都稱黎頻為“德倫妹”,她一度比李德倫更活躍、更有名,以至於不相識的人們都將李德倫稱為“德倫妹的哥哥”。據此以推,我這裏采訪的兩位,就是“德倫妹”的妹妹了。

李濱近照(李濱提供)

李濱女士本人也是演員,20世紀90年代曾在《甲方乙方》《我的父親母親》等片子中擔任角色,迄今仍活躍在舞台與銀幕上。但她與我談得最多的並不是她的演員生涯,而是第一,她幼年在宣南生活時的家庭氛圍,按照她的概括,那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的典型家庭”,這種“半封建半殖民”的典型特點不僅是她家,其實也是民國時期北京城部分上層社會生活的典型寫照。第二,是她兄姐離家參加革命的經過,以及對她產生的影響。這其中最激情洋溢的段落,是講述20世紀40年代的學生運動和1949年解放軍的入城。這是北京城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即使是寫最尋常的百姓生活,也不可不記的。

本篇口述可以與《李德倫傳》互相參照補充之處很多,因為李濱在北京經歷的許多事情,都發生在李德倫離家之後了。

定:我和李南是從小兒的朋友,我倆也同歲。我是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的,正在做一個關於老北京的項目……

李南(以下簡稱南):她姓定,是滿族。

定:我們也是後來到的北京……

李濱(以下簡稱濱):滿族當然是(後來到的了),原來在關外嘛。

定:我記得當年在北師大讀書的時候,李德倫先生給我們做過報告,他個頭兒特大是吧,跟您好像完全不一樣……

濱:仨爹倆媽的(意即不是一個爹媽生的)是吧?

定:……不是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

濱:一個是大秤砣一個是牙簽兒(大笑),我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定:你們家原來是回族?

濱:是呀,現在也是。

1.回民家庭

濱:我們不是老北京,我們都是移民。

定:那你們是什麽時候,從哪兒移來的啊?

濱:起碼兩代了吧,不知再上面有沒有。胖舅(這裏是以李南的口氣說的,指李德倫)的書裏說是金陵,那就是南京嘛,我們祖上好像是金陵的,也不知什麽時候到的河北,我爺爺時候就在河北,豐潤。我父親他們兄弟三個,老大老二老三,我父親是老三。我大伯父叫李際春,二伯父叫什麽名不知道。我父親的名字是李宏春。注221

我們家是“半封建半殖民”的一個典型的家庭,“半封建”更多一些,“半殖民”的時間不長。我大伯父是奉系軍閥,他一直在沈陽,我們曾經有一段也吃過他的掛落兒(受牽連之義)。知道李香蘭吧?

定:知道。解放前的歌星。

濱:不是解放前,是日本那時候,後來她成日本的議員了,政界的。她為什麽姓李呢,就是我大伯父收她做幹女兒。她姓山口,愛唱歌,家裏不同意,就弄的留聲機,唱片呀,擱到廁所就聽啊,學著唱,我大伯父就覺得這小孩成,就給她取名叫李香蘭。注222

那時候還沒生我呢,我1929年出生。在那以前張作霖就不靈了,他(大伯父)什麽事到天津跑反,什麽便衣隊,注223完了後來又回去了,一直到1947年,遼沈戰役比較緊張,他那邊不成啊,趕快坐飛機跑到北京來,帶著他小老婆,讓我罵跑了。

我從小對他就沒好印象,因為他好幾個姨太太。他那時候早就沒落了,但是他有錢哪,沒錢他弄那麽些姨太太。有個大伯母,我們管她叫趙太太,沒有孩子,然後她就走了,走了以後聽說他在沈陽又找了一個唱大鼓的,比他小一半,這麽一個,他那時候七十多了,臟吧唧唧的。他不抽煙不喝酒,每天早上叩齒,有這一套什麽養生辦法,所以他活得歲數挺大的。那時候我找地下黨,就特別看不起國民黨那腐敗呀,我就成心擠對他,就想把他擠對走。有一次我母親不在家,話趕話的,我就跟他吵起來了,我就整個一個造反,他說我是王八蛋,我說我要是王八蛋,你是我爸的哥,你什麽玩意兒?你什麽東西啊?你老王八。那時候國民黨有個稽查處,我說你再嚷嚷我到稽查處檢舉你去,我說你他媽日本漢奸,軍閥,你折騰什麽你。可能這個他也害怕了,走了。臨走的時候我們買的那個肥皂,兩塊連著的,都晾在窗台上,還有些劈柴也在窗台上,他還卷了我們幾條肥皂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