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第4/11頁)

上文所說參加叛變和被強家利用的民眾自然包括各種色的庶人。當中自然大部分是農人,其余當有少數商人和工人。庶人和奴隸的重要差別在前者可以私蓄財物,可以自由遷徙。但農人實際上很少移動,除了當饑荒的時候,雖然在前六世紀時人的記憶中,有“民不遷,農不移”的古禮。這似乎不是絕對的限制,禮到底與法禁有別。

第四節都邑與商業

人民聚居的地方通稱曰邑。邑可分為兩大類,有城垣的和沒有城垣的。有城垣的邑又可分為三類,一是王都和國都(直至東周時,“國”字還是僅指國都而言);二是畿內和列國的小封君的首邑;三是平常的城邑。周室的西都鎬京自東遷後已成為禾黍油油的廢墟,其規模不見於記載。東都洛邑(今洛陽)的城據傳說是九裏(一千六百二十丈)見方,其面積為八十一方裏,約當現在北平城之百分之二一點七(北平城面積是今度一百九十四方裏,周一裏當今零點七二一五裏,一方裏當今零點二零五六方裏)。城的外郭據傳說是二十七裏(四千八百六十丈)見方,其所包的面積差不多是現在北平城的兩倍。列國的都城,連外郭計,以九百丈(五裏)見方的為平常,其面積約為今北平城的十五分之一。一直到前三世紀初,一千丈見方的城還算是不小的。但春秋末年勃興的吳國,其所造的都城卻特別大。據後漢人的記載,那箕形的大城,周圍約為今度三十四裏,其外郭周圍約為今度五十裏(今北平城周約五十四裏)。卿大夫首邑的城照例比國都小,有小至五百丈至一百丈左右見方的,那簡直和堡寨差不多了。這些小城的基址似乎到唐、宋時還有存在。唐人封演記當時“湯陰縣北有古城,周圍可三百步,其中平實。此東,頓邱、臨黃諸縣多有古小城,周一裏或一二百步,其中皆實”。又宋人陳師道記:“齊之龍山鎮有平陸故城高五丈,四方五裏,附近城有走馬台而高半之,闊五之一,上下如一。”此二人所記很像是周人的遺跡。

王城和列國都城的人口不詳。但我們知道春秋時大夫的封邑在一千戶上下的已算很大的了。平常國都的人口就算比這多十倍也不過一萬戶。我們從前686年內蛇與外蛇鬥於鄭都南門中的故事,可知當時的國都決不是人煙稠密的地方。前660年,比較細小的衛國都城被狄人攻破後,它的遺民只有男女七百三十人,加上共、滕兩邑的人口,通共也只有五千人。

我們試看列國都城在地圖上的分布很容易發現它們的一個共同點;它們都鄰近河流;以現在所知,幾無例外。一部分固然因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為河谷的土壤比較肥沃,糧食供給比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衛,貴人的生命和財富和祖先神主的保衛。國都的主要居住者為國君的家庭和他的衛士、“百工”;在朝中做官的卿大夫和他們的衛士。大多數國家的朝廷,像王室的一般,內中主要的官吏有掌軍政的司馬,掌司法和警察的司寇,掌賦稅和徭役的司徒,和掌工務(如城垣、道路、宗廟的修築)的司空。國都裏的重要建築,有國君的宮殿、台榭、苑囿、倉廩、府庫、諸祖廟、祀土神的社,祀谷神的稷,卿大夫的邸第和給外國的使臣居住的客館。這些建築在城的中央外面環著民家和墟市。墟市多半在近郭門的大道旁。郭門外有護城的小池或小河,上面的橋大約是隨時可以移動的。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懸門。城門時常有人把守,夜間關閉,守門的“擊柝”通宵。貨物通過城門要納稅,這是國君的一筆大收入。

都邑也是商業的中心。至遲在春秋下半期,一些通都裏已可以看見“金玉其車,文錯其服”的富商。他們得到闊大夫所不能得到的珍寶,他們輸納小諸侯所能輸納的賄賂。他們有時居然闖入貴族所包辦的政治舞台。舊史保存著兩個這樣的例子:(1)前597年,晉軍大將知在戰場被楚人俘了。一位鄭國的商人,在楚國做買賣的,要把他藏在絲綿中間,偷偷地運走。這計策已定好,還沒實行,楚國已把知放還。後來那位商人去到晉國,知待他只當是他救了自己一般。那商人謙遜不遑,往齊國去了。(2)前627年,秦人潛師襲鄭,行到王城和鄭商人弦高相遇。弦高探得他們的來意,便一方面假托鄭君的名義,拿四張熟牛皮和十二只牛去犒師,一方面派人向鄭國告警,秦人以為鄭國已經知道防備,只好把襲鄭的計劃取消了。這兩個故事中的商人都是鄭人。如故事所示,鄭商人的貿易範圍至少西北到了王城和晉國,東到了齊國,南到了楚國,鄭國最早的商人本是鎬京的商遺民,當鄭桓公始受封的時候,跟他們一同來到封地,幫他們斬芟蓬蒿藜霍,開辟土地的。鄭君和他們立過這樣盟誓:“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毋或匄奈。爾有利市寶賄,我勿與知。”鄭當交通的中心,自東遷時便有了一群富於經驗的商人,他們又有了特定的條障,故此鄭國的商業特別發達。但這時期商人所販賣的大部分只是絲麻布帛和五谷等農產品,加上些家庭的工藝品。以傭力或奴隸支持的農業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