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奴隸解放(第3/3頁)

當時,很少有人關注他的經濟學著作。不過在1864年,馬克思組織了第一個國際工人協會。3年之後,也就是1867年,他又出版了著名的《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認為,人類的全部歷史就是“有產者”與“無產者”之間的漫長鬥爭史。機器的引進及大規模使用創造出一個新的社會階級,那就是資產階級。他們利用自己的多余的財富購買工具,再雇傭工人進行勞動以生產出更多的財富,再用這些財富去修建工廠,永無止境。根據馬克思的觀點,第三等級(資產階級)將越來越富,而第四等級(無產階級)將越來越窮。因此他大膽預言,這種資本的惡性循環發展到最後將出現全世界的所有財富都集中到一個人手裏,而其他人都將淪為他的雇工,依靠他的善心才能生活。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馬克思號召所有國家的工人聯合起來,為各項政治、經濟措施而鬥爭。在1848年,即最後一場偉大的歐洲革命發生那一年,他發表的《共產黨宣言》中曾詳細列舉過這些措施。

各國政府對這種觀點大為惱火。許多國家(尤其是普魯士)制定了嚴厲的法律打擊社會主義者。他們派警察驅散社會主義者的集會,逮捕演講者。可迫害與鎮壓從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烈士們是這場被認為不得人心的事業的最佳廣告。在歐洲各地,信仰社會主義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而且不久人們便發現,社會主義者並不是在策劃暴力革命,而是利用他們在各國議會裏日漸成長的勢力為勞工階級謀取利益。社會主義者甚至擔任起內閣大臣,與進步的天主教徒及新教徒一起同心協力,修復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災難,把由機器的引進和財富的增長所創造的利潤更合理地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