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奴隸解放(第2/3頁)

北方人十分頑固,南方人也絲毫沒有做出讓步。當情況發展到無法妥協時,南方各州威脅說要脫離聯邦。這是聯邦歷史上一個異常危險的時刻,許多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而它們之所以沒有發生,主要歸功於一個非常偉大、非常優秀的人物。

1860年11月6日,自學成才的伊利諾伊州律師亞伯拉罕·林肯,被共和黨人推上總統寶座。在反對奴隸制的各州中,共和黨的勢力十分強大。他深明人類奴役的罪惡性質。他深知,北美大陸絕對容不下兩個敵對國家的存在。幾個南方的州退出合眾國,成立了“美洲國家聯盟”,這時,林肯毅然接受了挑戰。北方各州開始征召志願軍,幾十萬年輕人熱烈響應號召,應征入伍。隨之而來是4年艱苦的內戰。南方蓄謀已久,在李將軍和傑克遜將軍的英明帶領下,不斷擊敗北軍。不過,後來新英格蘭與西部的雄厚工業實力開始發揮作用。名不見經傳的格蘭特將軍異軍突起,成為了這場偉大廢奴戰爭中的查理·馬特爾。他向南軍發起了暴雨般的持續攻勢,狠狠打擊南方軍並瓦解了南方陣線。1863年年初,林肯總統發表了《解放奴隸宣言》,宣布所有奴隸獲得自由。1865年4月,李將軍率最後一支驍勇善戰的南方軍在阿波馬克托斯向北方投降。幾天後,林肯總統在劇院被一名瘋子暗殺。幸運的是,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除了西班牙統治之下的古巴,奴隸制終於在文明世界消失了。

可正當黑人們享受著日益增長的自由時,歐洲的“自由”工人們的日子並不好過。對許多當時的作家和觀察家來說,工人大眾(即所謂的無產階級)在極其悲慘的處境中竟沒有整體滅絕,這實在是一個奇跡。他們住的是貧民窟肮臟陰暗的房子,吃的是難以下咽的劣質食物,他們接受的僅僅是能應付工作的教育。一旦發生死亡或遭遇不測,他們的家人就會衣食無著。可是釀酒業(即能對立法施加巨大影響力的行業)卻在一個勁地向他們源源不斷地提供廉價威士忌和杜松子酒,鼓勵他們忘掉自己的煩惱。

19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發生的巨大進步,並不是某一個人努力的結果。為了把世界從機器時代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中拯救出來,兩代人付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並不想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因為這樣做無疑是愚蠢的。他們深知,對部分人積累的財富,若合理運用,將對整個人類大有益處。他們要反對這樣一種觀點,即那些認為在擁有產業和財富、可以隨意將工廠關閉而不致挨餓的工廠主與不計工資多少都必須接受工作、否則便面臨全家受餓的勞工之間存在著真正的平等。

他們努力引進了一系列法律,調和工人與工廠主的關系。在這一點上,各國的改革者不斷地取得了勝利。到今天,大多數勞動者已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他們的工作時間下調到合理的8個小時,他們的子女被送進了學校,不再像以前一樣送進礦井和梳棉車間。

然而,還有其他一些人,注視著冒著濃煙的高大煙囪,聆聽火車夜以繼日的隆隆作響,打量著被各種剩余物資塞滿的倉庫,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們也想知道,這種巨大的能量究竟要把人類引向何方,會產生什麽樣的最終後果。他們知道,人類曾經在完全沒有商業和工業競爭的環境中生活了幾十萬年,他們能改變現存的秩序,取消那種以人類幸福為代價而追逐利潤的競爭制度嗎?

這種對未來世界的美好渴望並不僅限於某一個國家。在英國,擁有多家紡織廠的羅伯特·歐文建立起一個所謂的“社會主義社區”,並獲得了初步成功。遺憾的是,當歐文死後,他的“新拉納克”社區的繁榮已開始衰落。法國新聞記者路易斯·布蘭克也曾嘗試在全法國建立“社會主義車間”,但收效甚微。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很快就意識到,在正常的工業生活之外的單個小社區,根本成不了什麽氣候。在提出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之前,有必要先對整個工業體系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規律做一番全面、深入的了解。

繼羅伯特·歐文、路易斯·布蘭克、弗朗西斯·傅立葉這些實用社會主義者之後,出現了卡爾·馬克思和弗裏德裏希·恩格斯這樣的社會主義理論家。兩人相比,馬克思更為有名。他學識淵博,與家人長期在德國居住。馬克思在聽說歐文與布蘭克所做的社會實驗後,開始對勞動、工資及失業等問題產生出濃厚的興趣。可他的自由主義思想使他成為德國警察當局的眼中釘,他被迫逃往布魯塞爾,後來他又來到倫敦。在那裏,他成了《紐約論壇報》的一名記者,過著貧窮艱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