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慰亭鴨的難題(第2/3頁)

袁子丹笑道:“袁慰亭是在這道菜中部分恢復了‘糯米八寶鴨’的做法,先在鴨腹中放入糯米、火腿、酒、姜汁、香菌、大頭菜和筍丁,然後才放入瓷罐隔水蒸。

而且慈禧太後遠遠比他要節儉許多,還只是用清水蒸,袁慰亭卻是用雞湯來蒸,也是要蒸上三天,才能讓雞的味道慢慢融入。

這道菜不僅美味,更有食補的作用。鴨肉滋陰益胃,利水、消腫,加入糯米和香菌後,更有了狀陽的作用,袁慰亭有一妻九妾,想必是非常喜愛這道菜的。”

周棟望著袁子丹,眼神兒有些古怪。心想你家先祖的紅顏知己恐怕比袁大頭還要多,不知道最喜歡的又是哪一道菜呢?

只聽袁子丹又道:“這道菜原本是改進的不錯,而且是個上好的食療方子,我有心將其引入隨園菜中,可是有一點讓我非常不滿意。”

周棟道:“是時間吧?”

“正是。”

袁子丹道:“華夏菜中有很多炮制繁瑣、程序復雜的菜品,但那都是因為食材本身的原因造成,不會被人詬病為‘奢侈’。

可這道菜卻不同,本來就是出自袁慰亭這個竊國大盜之手,而且所用食材都為常見之物,如果這樣也要花費三天時間,難免會被人說我隨園崇尚奢靡之風,於我袁氏名聲有礙。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有什麽方法可以既保證這道菜的品質,又可以縮短時間,比如將三天縮短為三個小時?可惜一直想不到破解的辦法。

周老弟驚才絕艷,為我勤行中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不知可有良策?”

周棟聽得很想翻白眼,你這是要瘋麽?這我哪會有什麽辦法!

就不說袁大頭家的廚師了,難道當年清宮裏的禦廚都是白吃幹飯的麽?這些可都是當時最頂級的廚師,要是有辦法,他們還會花費三天的時間蒸鴨子?

“哎,難道以周老弟的廚藝,也沒有解決的方法麽?”

袁子丹微微嘆息道:“看來要做這道‘慰亭鴨’,也只有不惜耗費功本,不顧奢靡才行了……”

“確實是沒有好的方法。如果是清宮菜中的‘清燉鴨子’,倒是可以用內外交攻的方法,先在鴨子腹內灌入湯汁。”

周棟想了想道:“等到升溫後,鴨腹內的湯汁會從內向外燙熟鴨子,這樣雖然可能會失去一兩分的味道,卻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可是袁大頭的改良版就不好用這個方法了。”

“沒錯,因為袁慰亭又在鴨腹中添加了糯米、火腿、酒、姜汁、香菌、大頭菜和筍丁,妙就妙在外面的雞湯緩緩升溫蒸熟鴨體,而鴨體內的各種食材則在‘半幹培’的狀態下成熟,這樣才能讓各種食材飽吸雞汁鮮味,同時又不走失自身的味道。”

袁子丹點頭道:“如果在鴨腹內灌入湯汁,就成了浸泡湯煮這些食材,那豈不是等於在鴨腹內做了一鍋亂燉麽?絕非我等為廚之道。

我甚至想過在鴨腹內塞入一些鵝卵石,利用其快速吸收熱量,同樣起到內外交攻的作用。

可是卻無法保證這些鵝卵石能夠在鴨腹內平均鋪開,如此就很難掌控火候;就算能鋪墊好這些鵝卵石,也擔心這些石頭吸聚了過高的熱量,反倒會烤壞了鴨肉,難,難啊……”

周棟也搖頭道:“既然袁先生連塞入鵝卵石的方法都想過了,我怕是也想不出別的好辦法了。”

“哈哈,周老弟不必介意,或許本來就是我異想天開吧。

其實我們這些為廚的,就算手藝再如何高明,終究也不能夠逆天而行。

這道‘慰亭鴨’說來也有近百年的歷史,多少名廚都想要縮短其制作時間,卻始終無人能夠解決。我袁子丹何德何能,難道還會比這些老前輩們更強麽?”

袁子丹倒有幾分先祖的瀟灑風範,雖然難題破解無望,卻也沒有失望沮喪,反倒來勸周棟:“不想了不想了……周老弟,且嘗嘗我這裏的好酒,還能入得你口麽?”

兩人邊品茶邊說話,不知什麽時候那些爭入藕花深處的京都大學女學生們已經靜悄悄地離開了,先前還在與女學生們詩詞唱和、白衣如雪的‘袁公子’已經出現在涼亭內。

問候過父親,又恭敬地叫了一聲‘周叔’,袁幼良從手中的食合內拿出四樣小菜和足有兩斤的一大壺酒。

周棟看了看,發現這四樣小菜都是《隨園食單》上見載的名菜。

分別是‘整蒸豬頭’‘肥雞松’‘王太守八寶豆腐’和‘蜜釀刀魚’,除了刀魚外,都是尋常的食物,但是每一樣都做得精巧細致,異香撲鼻。

笑道:“怎麽袁大哥你不怕我偷學你的絕招了?”

袁子丹哈哈大笑:“隨園菜最講究的就是心得、火候兩項,用料、做法早在百年前就公之於眾了;卻是不靠所謂的技巧,而是靠我袁家一輩輩摸索心得,厚積薄發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