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慰亭鴨的難題

周棟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袁子丹說的難題竟是出自他的同姓之人,而且還是個古人。

同姓,卻非同宗,這個人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竊國大盜袁士凱袁大頭。

如果公正評價袁大頭此人,應該說他在前期還是銳意改革、推行新法新風,也曾有過一些建樹,可到了晚年卻利令智昏、竟然逆歷史潮流而動、妄圖恢復帝制,最終被千夫所指、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嗚呼哀哉,從此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華夏有史以來最大的反派。

袁子丹不關心政治,他關心的除了詩書畫之外,就是廚藝了,而這袁慰亭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

周棟成功破題之後,老郭和於老師滿意而歸,他卻被袁子丹熱情挽留下來,暫時住在了隨園。

袁家待客之道可圈可點,每天早上那位‘袁公子’都會站在周棟的門外請安;周棟吃過袁子丹親手制作的精美早點後,就被這位新一代的隨園主人請到假山涼亭上喝茶。

這回不是古茶湯了,是正宗的武夷山大紅袍。

母樹大紅袍自然是喝不到的,那玩意兒就是海子中的幾位老人家每年也就能分到幾兩而已,子樹大紅袍袁家還是有些存貨的,平時舍不得拿出來,面對周棟倒是大方的很。

紅亮的茶湯入口,讓人心中一片熨貼。

周棟香茶在手,俯望下方湖面上泛舟采蓮的燕都女大學生們,聽著她們與岸邊的‘袁公子’詩文唱和,每每說些什麽‘鳥宿蓬山頂、一驚紅羽飛’等類妙詩晦詞。

周棟總感覺這幫子文化人一個個都是骨子裏風騷的很,萬萬招惹不起,所以就低下頭,躲過那一道道來自水面的火辣目光。

這些女大學生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個的大姐姐,他感覺有代溝!

“不錯,幼良這些年來在廚藝上並無寸進,詩文卻是見長,只可惜耽於小道、不肯去讀經義,距離‘明經’還差了十萬八千裏呢。”

袁子丹聽著兒子作的幾首詩詞,不住地頷首微笑,嘴上說是批評,其實心裏不知道有多麽得意呢。

這點小心思其實華夏人都有,炫娃就得炫的不露痕跡才是,動不動就在朋友圈發文發照片多沒意思?

周棟實在是有些聽不下去了,岔開話題道:“袁先生,剛才聽你說起那道廚藝上的難題,竟然是出自袁大頭?”

“是袁慰亭。”

袁子丹其實也不是很待見自己的這位同姓,不過他素來以名士自詡,就算對方是一只狗,只要有名有字,他也會以‘名字’稱之:“袁慰亭晚節不保,世人稱其為竊國大盜,不過這些是政治,咱們今天只說他對美食的貢獻。

慰亭好補、世人皆知,慰亭會吃,世人知道的卻恐怕不多了。

當年袁府中可不僅只是養了幾位名廚,就連他的太太姨太太們,也個個都是烹飪的好手。後人猜測,袁慰亭娶老婆估計是先看廚藝,如果做不出一手好菜,他是不肯娶回家的。”

周棟點點頭,這倒是聽何必進講過。拋開政治不提,袁大頭確實對華夏菜有過一定的貢獻,尤其對宮廷菜和豫菜的發展起到了比較積極的作用。

“我說的難題,就是袁慰亭改進的一道清宮美食‘清燉肥鴨’。世人都知道,袁慰亭與慈禧太後有種天生的默契,往往慈禧喜歡吃什麽,他就喜歡吃什麽,而且還不是為了拍馬屁承歡上意,他是真的在美食方面與慈禧‘志同道合’。”

袁子丹喝了口大紅袍,慢悠悠地道:“這道清燉肥鴨,是從慈禧鐘愛的一道‘糯米八寶鴨子’改進而來。

《禦香縹緲錄》上記載:這道菜是將鴨子去毛、去內臟洗凈後,加入調味品,然後裝入一個瓷罐子中,再把瓷罐放入半水鍋內,以文火連蒸三天,直到鴨子酥爛……”

周棟微微皺眉:“連蒸三天?”

做一道清燉鴨子就要花費三天的時間,先不說耗費的時間太長,更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看火、添水。奢侈不奢侈先兩說著,這道菜實在是太麻煩。

“周面王是不是感覺很麻煩?”

袁子丹笑道:“宮廷菜中其實還有比這更麻煩的,這也是正宗宮廷菜很難在民間推廣的原因,就算能夠還原出來,價格也是一般人無法承擔的。”

“呃,袁先生以後還是不要叫我周面王了;小周或者周棟都可以,面王什麽的,聽著感覺古裏古怪的。”

袁子丹哈哈大笑:“別的人想要這個名號還沒有呢,你倒是嫌棄古怪。也罷,我以後就叫你周老弟吧,幼良以後就叫你周叔。”

周棟點點頭,經歷過老郭和小嶽嶽的事情,他現在也不糾結輩分不輩分的了。

“周老弟以為這道菜麻煩,卻不知道袁慰亭的改良版更要麻煩了許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