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曲終人散(第2/13頁)

現在有個詞,叫作“不作為”,說一些幹部不想做事,怕惹事,明哲保身,混日子。其實,在我們的隊伍中,不作為的幹部從來都有,不是今天反腐力度加大才有的。許多人,你就是想叫他有所作為去,拿鞭子抽他,他也不作為,為什麽?他沒有這個能力作為,即使心有余力,而力,大大不足,這樣的平庸之輩太多。還有很多人有能力作為,可是他自私,不肯為別人、為公家作為。像有些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許多幹部家裏有工廠作坊,他上班的時候就混,因為他的精力,他的智慧,都用到自己的產業去了。我今天雖然是一個階下囚,可我從來不是這種人,你可以去翻翻我的档案。20世紀90年代,我在部隊的時候,就為部隊做企業。我們有許多會做生意的戰友,做著做著就離開部隊,自己做生意去了,發了大財,我現在貪的這點錢,說起來嚇人,大幾千萬,可這點錢,跟我那些戰友的財產相比,跟我為國家創造的利潤相比,真的就是一個零頭,很小很小的零頭。

我那時有多能幹呢?這樣說吧,在部隊我的級別並不高,但比我級別高的軍官,沒有人敢小看我,因為他們的待遇裏,有我不小的貢獻。我因經營好立了功,不是一兩次,是好幾次。不在戰爭年代,軍人能幹出實事,也應該得軍功章啊。

我有多牛,舉個例子。有一次,大軍區的首長來我們部隊企業視察,見了我,“啪”給我敬了一個禮,現場,大家都呆了。我沒有呆,我也“啪”一個還禮,大聲宣誓:感謝首長勉勵,請首長放心,一定發揚打硬仗的精神,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首長特開心,那天喝了好多酒。部隊裏是這樣:首長跟你在一起喝酒,首長自己肯甩開來多喝,就是對你最大的獎賞。從地位上講,首長跟我的距離,能繞著羊城幾圈遠,可首長面對面跟我幹杯,不用說了,最高肯定,最大激勵,無上榮譽。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20世紀90年代後期,我轉業到地方任職後,很快被省委組織部相中,派到這家省屬的大型企業集團工作。剛去的時候,職務是黨委委員、副總裁。送我去上任的省企業工委書記——那時候還沒有成立省國資委,省委組織部的企業工委負責代管省屬企業的幹部人事工作——對企業集團的董事長說,給你們送個能人來,你們好好發揮他的才幹,一定能助力企業大發展。

這家企業最初是一家以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移交的企業為主體組建、發展起來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所以業務構成上名堂較多,有礦業、電子信息、酒店旅遊、安裝工程等多個板塊;幹部人事上就更復雜了,各路“軍閥”整合在一起,外表是一個整體,內裏是一盤散沙,大家一起工作,面合心不合,各把持著自己的一塊領地,不讓彼此插足。

我到任了之後,別人越是介紹我是“能人”,我越是無法滲透進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被賦閑在那裏,只能袖手旁觀,幹著急。集團一把手很無奈,當然,我認為他也夾帶著一點私心——他自己也是部隊出來的,把控著這個企業裏部隊業務那一塊;我也是部隊出來的,他怕我跟他分羹——於是他說,你要諒解啊,我的確也沒有辦法的,班子裏這些人,還有那些個中層幹部,他們就那點可憐境界,沒有大局觀,只想圈地、守故,要在這裏做事,看來,你非得解放思想,開辟出新的業務板塊才行啊,我們這裏,歡迎英雄加盟,但英雄要用武之地,還得自己打拼呀。

我懂他的意思,就是他不會給我任何一個副總裁該有的權力,除非我能拓展出一塊新權力空間。創業是很艱難的,一個人好容易爬到這個位置,卻發現自己是一個光杆司令,你說氣人不氣人吧。但我硬著頭皮幹起來了,幹下去了,並且幹出來了。我用了三四年的時間,開拓出地產開發、貿易、化工、職業服裝制造等業務,有兩塊還做得相當大。

應該說,那幾年雖然辛苦,但沒有白幹,組織上也沒有讓創業的人失望。不久,一把手到年紀了,退休,我順利接班,成為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

有了更高平台,自己能說了算,我在產業經營上更是得心應手。接手時企業每年只有幾千萬元盈利,這些盈利,有一半還是我創立的新業務獲得的,到我接任一把手第三年,每年盈利就突破10個億,而且呈現幾何級數快速增長勢頭。新世紀第一個10年的後期,企業被評為省十大創新發展企業,十大效益優良企業。我也被評為全省十大經濟風雲人物。組委會給我的推薦理由中寫道:“重視管理創新與科技創新,狠抓生產經營管理和技術創新,他領導的企業,連續多年在全省直屬企業集團中利潤增長,名列前茅。”你聽,這是念給全省,念給全國人民聽的,可不是一個人自說自話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