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風雅殤(第3/8頁)

考慮到大張,他當時的級別很低,才是科級,我就先給他任命了一個文物商店的副經理兼黨支部書記。我讓他兼書記是要讓他在班子裏有充分的話語權,特別是在用人問題上有話語權。文物商店的經理是我的後任,當時老廳長推薦的,機關的一個劉姓老副處長,50多歲了,解決個正處退休,沒地方安排,就讓他來坐這個位置。劉這個人典型的老機關,很本分,但什麽都不敢做,什麽也不想做,只想安全退休。大張一過去,就跟他弄不到一塊兒,一個拼命要做事,一個死活不想折騰,擰巴著。兩個人開幹時,都來找我投訴,我一般都是在言語上激烈批評大張,安撫老經理,但在工作上支持大張。

大張果然有辦法,他建議幹脆在文物商店的基礎上,成立一個文化藝術發展公司,注冊的時候,找熟人打擦邊球,加上了屬地省名,成了“省文化藝術發展公司”。這牌子,狠,連我們分管省長聽了匯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說這名取的,聽起來是一個跟文化廳平級的單位。公司由文物商店的老總兼董事長,大張是文物商店副經理兼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看得出來,實際控制權在大張。我雖然覺得這有點過分,但考慮到要大張做事,不這樣架空一把手,不行。另外,我當時也納悶,怎麽會設黨委,而不是支部或者總支?大張說,這個就是要名頭。大張在公司下面設了很多部門,什麽瓷器部,現當代字畫部,古代字畫部,珠寶玉器部,雜項部,等等。這些部的負責人,不叫經理,一律叫主任,聽起來確實跟文化廳的部門主任,一樣一樣的。最初這些部門其實只有一個人,大張就弄了許多空掛的員工,目的是把場面撐大,符合設黨委的要求。他甚至把文物商店,說成是公司的下屬企業,把老經理差點沒氣死。

我也批評過他好大喜功,玩文字遊戲。他說領導,文化產業,說到底就是個文字遊戲。然後,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領導,您知道有個姓劉的人,是怎麽追到某大明星的嗎?我說不知道內情,但是大明星配大老板,常理啊。他說,姓劉的追某大明星的時候,可不是什麽大老板。他其實是個落魄詩人,但他喜歡吹牛,吹起來底氣很足的樣子,用虛假資金注冊了一個聽起來來頭很大的文化公司,然後就說資金實在沒法花,到處去找那些窮報刊談收購。買傳媒這種事,傳媒界最關注,馬上就形成了轟動的新聞效應。姓劉的再出現的時候,儼然就是一個大富豪了,那種虛名和氣勢,一下子就震倒了某大明星。一個全中國男人的大偶像,超級大美女,就這樣被收到落魄詩人的假大空皮囊中。這個就叫文化產業。

我說你胡說八道,別吹,給我把事做實了,我們可不是民營企業。

他說,是是是,只是講個笑話反映一個道理,領導放心,事業一定做實,不光做實,還要做大。

2

大張做了兩年多老總,雖然架空了他的一把手,但他們關系漸漸地也還湊合。大張拼命工作,挖空心思在這個領域鉆營。個人對經理也不錯,吃個飯,活動出個場,拿點紀念品什麽的,也都是讓經理去。等到經理退休了,他還返聘他做學術顧問。那劉經理也是糊塗蟲一個,對他感恩戴德,為了一點小利益,後來對大張言聽計從。我提醒過大張,我說你返聘他可以,但弄成學術顧問也太誇張了,是吧,他沒什麽文化啊,不能把東西全看走眼了啊。大張說,不會,文化廳下屬文化機構的領導,不言自威,在這個領域有足夠話語權。再說,我們不需要判斷自己的東西是真是假,我們的東西還會假?名正言順,義正詞嚴,只要是我們這裏的東西,閉著眼睛直接說真啊!再說,一件東西需要學術評價和真偽鑒定,也不需要他老劉親自操刀,只需要他組織高校和社會上的專家,收集對我們有用的說辭就行了。老劉這樣的老機關,人好,口緊,做事一絲不苟,假話真話,都說得認認真真,一本正經,有時候還聲情並茂,他最適合幹這個位置了。

大張當上一把手後,先是開始大面積做廣告,向全社會征集文物字畫。東西收過來之後,全部囤積起來,過幾年才往外拋。在這期間,他會組織專家,為這些藝術品“塑造身份”。具體的做法很多,我舉兩個例子吧。比如,一件民間偶得的古畫,盡管是真的,也是那個時代的名家作品,但是它僅僅是一張孤立的字畫,沒有“內涵”,如果要登大雅之堂,賣出好價錢,就難。所以,我們要找歷史學家,找藝術學者,為這張畫做一番“考據”,弄出它的“歷史淵源”“傳世波折”等故事,找到它在藝術史上的“方位”,在藝術體系中的坐標,這樣,一個飽經滄桑、積澱深厚的“老東西”就誕生了,其文物價值立即凸顯出來。你想想,這價值出來了,價格不就猛翻跟頭啊。再舉個例子,我們收到一件民國時期的書法,比如於右任吧,因為年代不是很久遠,行內對於右任作品的價格大致心裏有數,所以要讓一件書法立即獲得暴利,有點難。我們就得組織評論家,找名人,為這件作品寫文章,最巧妙的方法還不是直接寫文章鼓吹這件作品,而是夾帶在對於右任作品的概述性評論,甚至評述民國藝術史的時候,提名這件作品。這些文章見諸報刊,甚至收入教材,這件作品身價自然就上去了。所以,時間很重要,看上去是“囤積”藝術品,讓它們睡大覺等漲價,實際上是為它們“鍍金”,搞說法,不是等“漲價”,而是“搞漲價”。不是按市場規律獲取漲價幅度,而是人為包裝撐大這個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