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365個故事365裏路(第3/4頁)

3

說故事,聽故事,我們尚且如此,可以想見,那些故事的親歷者,承受了怎樣的跌宕。

在我擔任紀委書記的幾年間,我參加了中紀委和地方紀檢系統的好幾場學習活動。每次的學習班,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課程,那就是心理輔導課。2015年秋天,在中紀委監察部於河北舉辦的一個學習班上,一位著名心理幹預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教授,前來為我們上心理輔導課。他一走進課堂,就對來自中央部委和全國各地的200多名紀委書記學員,開門見山地說,如果我在生活中,而不是在今天這個課堂上遇到在座的任何一位領導,我都會像絕大多數百姓一樣,用崇敬的眼光仰視你們,當下,紀委書記這個職業,在賦予你們重托的同時,賦予了你們很多的榮譽,甚至超凡的力量感。然而,今天你們端坐在我的課堂上,說得輕松、好聽一些是我的學生,說得嚴重、難聽一些,是我的病人。因為,你們的職務為你們的閱歷裏積蓄了很多負能量信息,在你們心裏裝載的沉重故事太多太多,隨便拿出一個故事,就能讓一個普通人聽得心驚膽戰,捫心捶胸,甚至心理崩潰,而你們卻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背負著越來越多的這類故事,鎮定自若地走在雷霆萬鈞的路上。從我們心理學的角度看,你們就是病人,你們需要放松、再放松,放下、再放下,黨性固然可以強大你們的內心,但內心超載太多,就難免彎曲,直至破碎。

接著,他關掉大教室的燈,播放一段舒緩的音樂,讓大家閉目靜思。五分鐘後,音樂結束,燈光亮起,課堂裏閃閃爍爍的,盡是淚光。

教授接著說: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多面性。我們累積的負能量信息,是從社會廣大的正能量信息中剔除出來的。它是正能量的觀照,是明辨是非,為社會病理尋本溯源的介質。

但是,這些,你必須傾倒出來。

4

通常,一個人容易從他的“出身”裏找到表達的方式,形成話語的風格。“紀檢”這種背景裏的作家,必然有話題的諸多顧忌,表達的諸多障礙。出於身份的嚴肅性,我們慢慢養成了“說大、不說小”的習性。具體說,就是宣講政策、解讀紀律、破譯重點案例的時候,口若懸河,說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則寥寥數語,甚至三緘其口。但是紀檢事業完全又是做“人”的工作,做“人情、人心、人性”的工作,時間長了,感動太多,感慨太甚,感悟太深。心中有事,久憋成患。即便不為自己,從做人責任與角度擔當出發,我也需要把從業心得與人們分享。事以知之,情以動之,理以曉之,我認為這應該算是盡一份本職。

長期以來,紀檢這條戰線沉在滄海之中,其力量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有著看不見的波瀾壯闊,有著聽不到的聲情並茂。清風不弄潮,渾氣來作浪,這條戰線的苦心與辛勞,往往被神秘的面紗籠罩,被誤讀的霧霾覆蓋,太多的故事在口傳之間變形走樣,最終成了八卦。而八卦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像遊戲,像編排,文過飾非,無奇不有。

“剛到兩天,他就爽快地交代了100多萬元的受賄數額,還意猶未盡,搜腸刮肚地回憶。如此‘好態度’,讓人心裏打鼓,叫他不要急,先靜一靜,想清楚後再說。經過核實,竟然只有60多萬元是真的。原來,他精神一直高度緊張,認為多講就是態度好,可以得到從寬處理,否則就要‘吃苦頭’……事後,他感慨萬分,說進來之前,大家都認為沒好日子過,不如多說點,讓辦案人員滿意。”

“老婆捉奸在床,他寫血書發毒誓痛改前非,仕途並未受影響。開始還重合同守信譽,不久又舊病復發,拿貪的錢去博女子一笑。但那女子並不滿足,竟要鳩占鵲巢,並以舉報發艷照要挾……”

比如,同行谷先生向我講述的此類故事,在反腐傳聞中並不鮮見。我們聽到這裏,倘若沒有一個真正的知情人來告訴你結果,“八卦”給出的答案,一定是“指標反腐”“小三舉報,妻離子散”,因為“無官不貪、一貪驚人”“小三揮霍、二奶反貪、妻子反目,家破人亡”幾乎已經成為社會輿論的一種俗成邏輯。可真相呢?親歷這件事的谷以成告訴我:“紀委幫他一一核對,否定掉7筆受賄,準確裁定為637900元。”而另一起“二奶腐敗”的結果是:“老婆知道了,平靜地說你趕快去自首吧,這樣才能一了百了。不管坐多少年牢,我和兒子都等你。”

真正反腐的最終一定是“正能量”,扭轉乾坤的一定是大法大德、依紀依法,大情大義、真情實義。

我曾幾次參加巡視調查工作,也在辦案點蹲點參與審查涉腐官員的專案工作。一個組就是一個按照組織原則和科學標準建立的臨時工作隊,專業的調查、偵查、案審、財務、審計等人員一應俱全,任何環節不落實,任何細節不準確合理,就根本無法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工作。在這裏,誰都無法“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