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不辨恩仇成大錯雖非骨肉勝親生(第5/17頁)

楊炎心頭一跳,說道:“不知老前輩想要知道什麽?”

蕭逸客道:“我想問靈珠的外公,聽說你是叫他爺爺的,他老人家好嗎?”

楊炎愕了一愕,說道:“原來靈珠已經告訴你了。我離山的時候,爺爺精神還很健旺,想必還可以活很多年的。實不相瞞,這次爺爺叫我下山,就是想我替他找到女兒的。不料靈珠已經父母雙亡,只有她是爺爺的唯一親人了。我很希望靈珠能夠認她外公,只是她不肯聽我勸告。”

蕭逸客道:“靈珠外公對她父親之事你是知道的了,靈珠怨恨她的外公,從來也不肯提及的。只是因為你的緣故,她要把你的來歷告訴我,方始第一次和我說起。這其間恩怨糾纏,一時也難得靈珠會回心轉意,慢慢再說吧。不過,現在我卻要和你說另一件事情。”

蕭逸客道:“靈珠的父親因何遭受殺身之禍,真正的原因,恐怕她的父母都不知道!”

楊炎吃了一驚,說道:“如此說來,蕭老前輩,你是知道的了。”

蕭逸客道:“不錯。我最要好的朋友被人害死,我當然要查究原因。我是費了許多心力,方始知道這個絕大的秘密的!”

秘密而且是“絕大的秘密”,楊炎不禁更是驚疑,問道:“她父親真的是有富可敵國的寶藏?”

蕭逸客道:“不是。這秘密所涉及的東西,若是落在普通人手中,可說是分文不值!但卻可以令到當今皇上,寢食難安!”

楊炎問道:“蕭老前輩,何以你不告訴靈珠?”蕭逸客道:“我已經知道那件東西並沒在她手,那就不必告訴她了。這個秘密,她知道了只有害處,沒有好處。所以我才利用有關寶藏的傳說,作了個似乎合於情理的推測,好讓她不再查究。”

楊炎說道:“這個秘密,蕭老前輩可以告訴我嗎?”蕭逸客道:“我要你單獨陪我出來,為的就是要告訴你。我先問你,你可知道你爺爺的身世之隱?”

楊炎說道:“爺爺沒有告訴我。不過我已經從靈珠口中知道了。”

蕭逸客道:“她怎樣說?”

楊炎說道:“她說她母親的祖先是年羹堯的心腹武士。年羹堯是康熙雍正年間的名將,幫清廷開辟疆土,是滿清皇帝的‘功臣’,卻是漢人眼中的國賊。後來這個‘大功臣’被雍正皇帝所殺,她外公的爺爺怕受株連,故而逃至中印邊境隱居。傳到她外公這一代是第三代。”

蕭逸客道:“她對你真是不錯,她本來是以這家世為恥的,對你也都說了。不過她說的卻並不全對,最關重要的地方她說錯了。”

楊炎說道:“每個人都有一些不想給別人知道的秘密,她不肯完全告訴我,那也不能怪她。”

蕭逸客道:“不是她對你隱瞞,是她的外公對女兒有所隱瞞。她從母親口中知道的‘家世’,那已經是經過她外公粉飾的了。”

楊炎說道:“那麽我這位爺爺的爺爺,真正的身份究竟是——”

蕭逸客道:“是年羹堯的幼子,也是唯一逃出了性命的年家的人!”

楊炎呆了一呆,說道:“怪不得爺爺要隱瞞身世,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讓她知道。但這個秘密和靈珠父親的被害有何關系?”

蕭逸客道:“關系可大著呢,他之所以慘遭殺身之禍,就是因為他是年羹堯後代的女婿。”

楊炎說道:“靈珠的母親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她的父親料想亦是不知。”

蕭逸客道:“他不知道,但別人卻是知道的。”

楊炎說道:“這我倒有點弄不懂了。年羹堯是在雍正年間被處死的,距今大約有——”

蕭逸客道:“七十年了。”

“經過了這麽悠長的歲月,案子亦早已結束了,何以清廷還要追究?再說即使追究年家當年逃亡的後人,也該是追究靈珠的外公,不該去暗殺他的女婿呀。”楊炎滿腹疑團,問道。

蕭逸客說道:“這就牽涉到與當今皇上也有關系的一件大秘密了。這事是要從年羹堯在生之時說起的。年羹堯在雍正年間曾經手握兵權,位極人臣,你可知道他被重用的原因嗎?”

楊炎說道:“聽說他很會打仗。”

蕭逸客道:“不錯,他是善於用兵。但他之所以能夠權傾朝野,連雍正皇帝都要忌他幾分,卻是為另一個原因。他曾經幫過雍正的大忙,雍正能夠做到皇帝,他的功勞最大。

“雍正的父親是康熙皇帝,康熙兒子很多,一共有三十五個,以四皇子允禎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和十四皇子允禔最有才幹。但允禔更得父皇信任,兵權歸他掌握,年羹堯當時還不過是他手下一名將軍而已。

“清帝的繼承辦法甚為特別,傳統慣例是由皇帝預先立下遺囑,指定繼承大位的人選,密封起來,放在乾清宮的一塊題為‘光明正大’的匾額之後,待皇帝駕崩之後,方由顧命大臣會合諸皇子一同打開先皇的遺囑,事先除了皇帝之外,誰也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