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呼萬喚始出來(第2/15頁)

日月旗……驅逐韃虜的旗號……見得王纛當空招展,一眾船夫忍不住淚如雨下。

苦海茫茫,回頭是岸,如今三寶公早已謝世了,永樂大帝也已不在了,當此衰微末世,天下漢人分崩離析、自暴自棄,鄙夷同胞尚且不及,誰還有空來解救他們?

眼看崔軒亮異想天開,放聲呼救,朝鮮武官忍不住啞然失笑,自知方圓百裏內並無一艘船,便朝己方座船走回。堪堪踏上了行板,猛聽「咻」地一聲,霧氣裏飛上了一道火光,隨即傳來「轟」地一聲爆響。

天空變色了,慢慢染成一片血紅,霧色中望來,竟是如此璀璨壯觀。

眾船夫全傻了,只因這道煙火便是三寶公艦隊的「紅火星」,當年西洋寶船前哨左翼的號炮,如今事隔多年,居然有人將之施放上天,卻是怎麽回事呢?

一片駭然間,忽見崔軒亮戟指遠方,淒厲哭叫:「看!看!三寶公來了!三寶公來了!三寶公來救叔叔了!」中原海上第一英雄,古來莫過三寶公,聲望之高,說來便如海神一般。聽得「三寶公」之名,眾船夫如中雷擊,一個個奔到了船舷旁,全都放聲哭叫起來:「三寶公!三寶公!」一片哭喊叫嚷之中,忽聽海面傳來操槳聲,遠方霧氣隱動,真個有船來了。

朝鮮眾人心下一凜,全都駐足下來,只見濃霧頂端飄揚一面旗幟,見是「宣威」二字。

十七年前三寶公最後一趟出海,前哨左翼艦隊共有十五艦,為首帥字艦正是「宣威」,朝鮮武官面面相覷,心裏都有些忌憚,不知是否真有中原的船艦在此航行?那「目重公子」則是定力過人,眼見情勢有變,反而不急於離開,只雙手抱胸,凝視著遠方。

水聲嘩嘩,遠處真有劃槳聲傳來,只見那面旗幟益發接近,慢慢霧氣破開,駛出了一艘竹筏,其上站了一人,身穿蓑衣,頭戴鬥笠,手上還拿了一面大旗,上書「宣威」二字。

「哈哈!哈哈!哇哈哈哈哈哈!」朝鮮武官實在忍俊不禁,全都放聲笑了起來,眾船夫則都呆傻了。看先前號炮放得震天高,似有大軍到來,誰知雷聲大、雨點小,原來是這麽一葉孤舟到來,豈不惹人捧腹發噱?

一片笑聲中,那竹筏已從兩艘大船的縫隙中駛來,聽得竹筏上傳來呼喊:「船上的朋友,方纔那號炮可是你們放的麽?」聽得竹筏有人問話,老陳、老林都想來答,奈何朝鮮武官一旁監視著,自無人敢吭上一字。正嚅嚅囓囓間,那崔軒亮卻已從桅杆上急急攀下,他奔到了船舷旁,淒厲大叫:「那炮是我放的!那炮是我放的!朋友!你快上來!快點!」嘩地一聲,海面上水波輕響,縱起了一條人影,只見那人在船身旁一點,身形便又拔高數尺,不過半晌之後,眾人眼前一花,面前已然多了個男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來人輕功極強,竟是個練家子到了。朝鮮眾官咳了一聲,便向「目重公子」看去。那「目重公子」自始至終不動聲色,只垂下臉去,點了點頭。一旁柳聚永立時走上,其余崔中久、申玉柏等人也是手按刀柄,眼露殺機。

眼見朝鮮眾官環伺在側,那人卻也未加提防,自管摘落了鬥笠,又把蓑衣脫了下來,只見他背負一口長劍,身穿一襲皂白長衫,約莫二十一二年紀,卻是一名少俠到了。他把旗杆插到了船上,正要說話,猛見地下滿是鮮血,倒臥著一具屍體,不覺大吃一驚:「這……這是怎麽回事?怎有人死在這兒?」崔軒亮淚流滿面,抽抽噎噎間,什麽也說不出來。老林、老陳也是結結巴巴,口齒不清,反倒是兩名婢女還能說話,她倆手指那群朝鮮武官,哭道:「他們是壞人!他們攔下崔老板的船,胡亂殺人!少俠快給咱們主持公道!」

那白衣少年微微一凜,急忙去看那批武官,只見這幫人全數帶著刀劍,正自打量著自己,神色不善。他嘿了一聲,沈聲道:「你們是什麽人?快快報上名來!」眼看又有人來找死了,朝鮮眾官全數垂下了頭,彼此互望一眼。卻是誰也沒接口。那白衣少俠森然道:「朋友,敢情你們是聾了麽?地下躺著的那個人是是怎麽回事?是不是給你們害了?快說!」少俠口氣森嚴,好似在發號施令。只聽腳步沉沉,那柳聚永已然走了上來,他深深吸了口氣,目光冷峻,把手朝路邊指了指,示意對方讓開道路。

白衣少俠不為所動,反而雙手抱胸,向前跨出一步,刻意向對手挑釁。柳聚永笑了一笑,一語不發,只管垂下頭去,拇指慢慢推開劍柄,輕輕吸了口氣。

老陳顫聲道:「少俠……這人的武功好厲害的,你……你千萬小心……」那少年滿面微笑,搖了搖手,正要示意無礙,猛聽「鏗」地一聲大響,「大武神王劍」離鞘斬出。但見甲板上火光四濺,竟正正斬上了那白衣少俠的背心,這一劍畢竟還是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