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最危險的……(第3/11頁)

  借掣肘

  “好了好了,不用再旁敲側擊的。在下確是‘易水還’中‘高流脈’的豐知通,梁總把子又是如何認出我根本的?”西北邊尖峰般的漢子打斷了梁鐵橋的話頭。他的語氣冷森森的,就像口中含著冰精。他的身板挺得筆直,直得就像一把淬火打磨好的鋼劍。既然已經被人看透身份,既然已經沒有做漁翁的可能了,那麽他表現出的態度就是決意加入戰局,絲毫不怯懼隨從幫手眾多的梁鐵橋和薛康。

  “豐知通?沒有聽說過。”薛康說的是真話。

  齊君元知道薛康說的是真話。豐知通應該和他自己一樣,如果名號人人皆知的話,那他現在應該已經是一個死去的刺客了。

  齊君元知道梁鐵橋說的也是真話,他聽說過“易水還”,此門派名字的含義是要從易水邊一去不歸的壯士回還,也有還原易水邊三大俠客絕世技藝的含義。“易水還”下有三個支脈。“高流脈”,其技以承高漸離為主,除刀劍的使用外,還會奇門遁甲、惑目亂音之術。“荊命脈”,以荊軻刺技為主,擅使短匕攮刺,另外,對機關暗器別有心得所悟。《孰俠孰刺我辨》中甚至將這一脈列為坎子行中除魯家、墨家之外的第三大家。“宋意脈”,以宋如意之技為主傳承。此脈擅長異形兵刃,還有就是對馴養驅動怪獸、異禽、毒蟲有著秘傳。

  “我並不知道如何辨別‘易水還’的高手,但是剛才尊駕對那幾堆石頭的一番辯說,讓我想到天下能有此技者也就四五家而已。然後又見你所帶隨屬之中竟然有個身披銅甲的巨猿,試想既通奇門遁甲、機關暗器之道,又懂馴用獸子,除了‘易水還’中高手,還會有誰?”梁鐵橋再次證明他是個思維縝密的江湖梟雄。

  “梁總把子果然思精目銳,現在我已認下了,你又待如何?”豐知通腰背挺得更直,言語也更加冷峻。

  “他又能如何,就算能如何也不值當。自己想要的東西已經被人家搶先一步得了,總不至於我們這些沒得到好處的在這裏血鬥一場自損實力吧。”薛康的話很有道理,他們幾個確實沒有理由發生沖突,至少現在沒有。

  “對了,各家還是退去的好,無事便是有福。再說了,你們三家爭鬥下來,那是個轉圈的循環局。大周鷹、狼隊擅長以陣勢群戰群鬥,一江三湖十八山相鬥下來要吃些虧。蜀國不問源館卻不懼,他們有銅衣巨猿突破,可以沖散鷹狼隊的陣勢。但不問源館面對一江三湖十八山卻要吃些虧,因為梁大把子帶的都是江湖高手,個人技擊能力強,人數又多,各自為戰、輾轉靈活,巨猿的沖擊對他們無效。而不問源館的隨屬也都是高手,和梁大把子所帶手下差不多是同樣的特點,這樣一來就會輸在人數上。”齊君元坐在那裏有條不紊地敘說著,所說內容在秦笙笙殺氣賁張的琴聲伴奏下,恍惚間給所有人展開了幾場殺戮的場面。

  “你說漏了一方,沒把自己算進去。不管我們相互間怎麽糾纏爭鬥,你這一方都會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即便你們真是過路的,但剛才我們的話你聽得也太多了,稍加揣測便能窺出不少秘密。貪念是人之常性,如再增加你們這一方爭奪,哪怕只是驚擾攪局,也都會對我們之後的行動大有破壞。而且眼下形勢顯現,你們是最有可能得到此處東西的一方。所以我們三方面動手還在其次,先拿下你們再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才是正常順序。”豐知通真的很厲害,他幾句話就將矛盾調轉到齊君元身上。

  薛康和梁鐵橋都是江湖上的人精,稍被提醒便知道利害所在,於是全將目光瞟向了齊君元。

  齊君元的心提吊了起來,堵在咽喉,讓他感覺氣息透不過來。但氣息的憋悶卻沒有影響腦子的飛速運轉,而現在也只有憑借腦子的運轉才有可能擺脫困局。

  目前的形勢是齊君元未曾料到的,如果不能巧妙應對過去,最慘的真的會是他們這幾個人。薛康那邊人數眾多擅長群鬥,可以說是一群惡狼;梁鐵橋這邊人數也不算少,而且很多都是江湖中的高手,可以說是只猛虎;豐知通雖然人數少些,但個個都是一流殺手,是殺是退都機動靈活,可以說是只兇豹。所以在這三方力量的圍困下,自己必須做一只狐狸,能嚇住別人也能一口咬斷別人喉嚨的狐狸,只有這樣才可能保住自己這幾個人的周全。

  “呵呵,別人我就不說了,就你豐知通這點道行覺得自己能拿下我們來?我一個‘烽火連折禦’你硬是看成了‘七星龍行台’,而且還不知自慚地和‘大石龍形繞’牽扯到一起。你要是有膽量試著往前再走兩步,看看能否從搭連枯木上跨過。”齊君元此時將氣息沉穩收斂,說話的節奏配合著“刀過野”的琴音,真如利刃鋒芒劃空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