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掠食(第3/14頁)

而我,僅僅因為我的面孔扁平、鼻子稍塌,便被強尼判作中國人。他從不叫我的名字,而是直呼“中國人”,好像這是一種尊稱。他的確擁有一種天然的讓人親近的力量。

“孔夫子曾說過: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強尼第一次見我,便摟著我的肩膀如是說。

那一刻,我熱淚盈眶。孔夫子是否說過這樣的話並不重要,我是否有中國人的血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奧克羅星,我們堅持了二百七十年後終於見到了地球老鄉。這在太空大發現時代,堪稱奇跡。

三百年前,人類終於發現了數學上早已預測到的穿越時空的捷徑:愛因斯坦-羅森橋,於是光速終於不再是星際旅行的障礙。人類可以通過這種天賜的為數不多的奇異點,進行跳躍。可以讓你在幾個普朗克時間的長度內產生數萬光年的位移,而無須付出任何昂貴的能量代價。但是這種免費的巴士充滿隨機性,且沒有回程票。這是因為愛因斯坦-羅森橋是由負能量控制的,人類的知識尚不能理解玄虛離奇的負能量,更別說創造出它了。你永遠也無法預測到這個奇異點是通往星空的哪個位置,這就像是量子層面的旅行,只存在概率上的分布,而不存在確定的“站點”。

與麥哲倫的環球旅行不同,太空冒險家是沒有機會回到母星享受那種英雄歸來的禮遇的,這種旅行就像棘輪的旋轉,是不可逆的。即使你沿原來的奇異點返回,也會像被拋在無名小站的旅客,發現自己面對的是那種完全陌生的巨大虛空。地球,那是再也回不去了,這是條真正的不歸路。運氣好的,能找到一顆與地球環境相差無幾的星球生存下來——比如我的祖上,無疑就是這樣的幸運兒。而強尼的祖先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他們淪為海盜,靠打家劫舍過日子。當航線上已無可劫掠的資源後,他們便進行一次新的跳躍,經歷無數次跳躍後,到了第五代——也就是強尼這一代,他們來到了奧克羅星,遇見了我們。

真不知道這是強尼的幸運,還是他的不幸。正如他帶給我們的,既有幸運,又有災難。

在強尼和他的弟兄哲學家、麥克利尼在新約克鎮降臨之前,我們的生活平淡而清閑。哈希人為我們提供食物,星期五人為我們建造地洞,亞威農人與我們交易——他們用馴養的鵜鸌交換我們的金屬制品、電子儀器、望遠鏡。

奧克羅星人仍然過著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他們沒有工業、科技、電力,所以我們祖上遺留下的高科技玩意成了一堆廢鐵。但是奧克羅星人迷戀這種容易生銹的破爛,他們沒有礦業和冶金業,所以金屬制品實在是保值不跌的硬通貨。而那種可以緊掠地面飛行,像波斯地毯一般的大鳥鵜鸌,是相當便利的交通工具,我們很樂意與精明的亞威農人交易。直到好幾代後我們才發現虧了——起初我們用一磅矽鋼制品換一只鵜鸌,後來我們用一顆螺釘換一只鵜鸌。

亞威農人的智力水平與人類不相上下,是奧克羅星三種智慧生物中智力水平最高的,但很奇怪的是他們並不是這個星球的統治者。他們的長相、外形是不對稱的,人類也有不對稱的生理特征,比如右手往往比左手強壯一些,心臟在左側,這種現象叫作對稱破缺。而亞威農人的對稱破缺的程度則有點誇張,在與他們的右上肢對稱的部位,你不太可能找到一只左上肢,而在明明應該是左下肢的部位,那兒卻分明長著一只左上肢。如果你還在為他們奇特的外形咋舌不已,那就把目光投向他們的面部吧——如果那還能叫面部的話。他們的臉用專業的語言說,不存在一個真正的透視點。好比十台照相機圍著一個模特,從不同角度各拍一張,然後拼在同一副照片裏——這在人類的藝術中叫作立體主義,是畢加索的發明,這就是亞威農人。你常常搞不清面對的是它的正面,還是側面,你觀察它的方式,就是它的存在方式。有趣的是,亞威農人的智力水平與道德水平也是不對稱的,這群混蛋壞透了。

星期五人大概是因為我們祖上是在一個星期五發現他們的而得名。他們是與人類外形上最相似的奧克羅星人,至少他們是對稱的,而不像亞威農人那樣看起來就像是核輻射的犧牲品。他們擁有強壯發達的上肢,下肢短小彎曲,分得很開,就像穿紙尿褲的嬰兒,走路一搖一擺。為了彌補這強重力環境下的支撐缺陷,他們的屁股上長有肉墩,累了隨時可以用肉墩支地休息一會兒。這就是強尼把手下一個星期五人叫作“屁墩”的原因。星期五人是奧克羅星人口最多的種族,他們的智力水平差強人意,相當於人類的十歲兒童。一個致命的缺陷讓他們很難成為這個星球的主人:他們的記憶力太牢固了。這種說法可能令人難以理解,但事實就是如此。星期五人的腦袋奇碩無朋,這讓他們可以隨時記住任何環境、生活信息,甚至祖先的記憶也先天地保存在大腦之中。他們無須口口相傳,也無須文字記載,人人都可以把祖上發生的故事倒背如流。但悲哀的是,他們的大腦雖儲存著海量信息,卻缺乏組織、整理、歸納、提取、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他們的大腦結構就像金字塔的巨石那樣緊密壘砌、堅固無比,卻也死板機械。打個比方,如果一個星期五人在某個地方發現了獵物,他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會在原地守株待兔,他們把經驗當作常識。星期五人雖然擁有強壯的體格,但這種智力缺陷是致命的,他們根本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所以他們才會把哈希人奉若神明。哈希人指導星期五人狩獵、采摘果蔬,回報是星期五人必須為哈希人賣苦力。星期五人之於哈希人就像希洛人之於斯巴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