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可避免的沖突(第8/10頁)

“親愛的拜爾萊,我看得出來,你直覺地犯了那個最大的錯誤——以為機體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讓我對你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在棉紡業這一行,負責采購棉花的人員個個經驗豐富。他們檢驗棉花的手續,是從許多捆裏面隨便挑一捆,再從那捆中抽出一簇。然後,他們用眼睛觀察那簇棉花,用手撫摸它,用舌頭舔它,還把它梳得起毛,說不定這時還會傾聽那陣噼啪聲。經由這些手續,他們便能決定這捆棉花的等級——總共有十來種等級。而交易的價格,以及棉絮的混合比例,都是根據他們的檢驗結果而定。好,目前為止,機體還不能取代這些采購員。”

“為什麽?相關資料當然不會太復雜吧?”

“或許不會,但你指的是什麽資料?沒有任何織品化學家知道,當那些采購員撫摸一簇棉花時,他究竟在檢驗些什麽。想必是纖維的平均長度、它們的質感、光滑的程度和特質、纏在一起的方式等等。總共好幾十個項目,他們憑借多年的經驗,下意識地一一衡量。但這些檢驗的定量特性卻都是未知數;甚至某些檢驗的本質或許也是未知數,因此我們沒有東西可以輸入機體。而那些采購員也無法解釋他們自己的判斷,他們只能說:‘這個嘛,看看它,你看不出來它是某某等級嗎?’”

“我懂了。”

“像這樣的例子無窮無盡。畢竟機體只是工具,它替人類分擔一些計算和詮釋的重擔,以加速人類進步的步伐。人腦的工作仍舊保持不變——發現需要分析的新資料,發明有待測試的新概念。可惜‘人本協會’不會了解這一點。”

“他們反對機體?”

“假使他們生活在古代,他們還會反對數學、反對文字。這些保守分子聲稱機體奪走了人類的靈魂。我注意到在我們的社會中,能幹的人仍是珍貴資源;我們仍然需要那些擁有足夠智慧的人,想出和提出一些適當的問題。說不定,我們若能找到足夠的這種人,總協,你憂心的那些脫序現象就不會發生了。”

地球(包括無人居住的南極大陸)

面積:54,000,000平方英裏(陸地面積)

人口:3,300,000,000

首都:紐約

石英板後面的爐火孱弱無力,已不情不願地燃燒到盡頭。

總協一臉憂郁的表情,他的心境恰如逐漸熄滅的火焰。

“他們都盡量將事態淡化。”他以低沉的聲音說,“不難想象他們都在嘲笑我吧?可是——文生・西佛說機體不可能出毛病,而我必須相信他。希蘭姆・麥肯日說它們不會接受錯誤資料,我也必須相信他。但機體不知怎地出了問題,我同樣必須相信這個事實。所以,僅僅剩下最後一個可能。”

他瞟了蘇珊・凱文一眼,後者閉著眼睛,乍看似乎睡著了。

“那是什麽?”她卻立即作出回應。

“啊,機體的確接受了正確的資料,也的確送出了正確的答案,但答案隨即被棄置一旁。機體沒辦法強迫人類服從它的指令。”

“在我看來,齊葛思蘇斯卡夫人做了這種暗示,她泛指的是北界人。”

“是的。”

“違背機體又能達到什麽目的呢?我們來考慮一下動機。”

“我看動機很明顯,你也應該有同感。那等於是故意搖晃這條船。當機體統治世界時,地球上不可能有嚴重的沖突。反之沖突倘若存在,某些人便能為了自身利益而攫取更多的權力,全然無視人類整體所受到的傷害。如果能摧毀大眾對機體的信心,令它們遭到廢棄,那麽叢林法則將再度出現。而四個界域,個個脫不了有此打算的嫌疑。

“東方界域境內擁有全世界一半的人口,熱帶界域則有超過一半的地球資源。兩者都可能覺得自己自然是全球的主宰,而且兩者都有一段受北方欺侮的歷史,想要作非理性的報復乃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歐羅巴擁有唯我獨尊的傳承,它一度真正統治了地球,而權力是最令人難忘的一樣東西。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這卻是難以置信。東方和熱帶目前都在自己境內大肆發展,兩者皆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躥升,它們不可能有余力進行軍事冒險。而歐羅巴能擁抱的只是夢想,它的軍事實力等於零。”

“所以,史蒂芬,”蘇珊說,“你只剩北方了。”

“是的,”拜爾萊中氣十足地說,“沒錯。北方是如今最強盛的界域,若將其成員的歷史包括在內,這個局面已經持續近一世紀。可是現在,相較之下它正在走下坡。熱帶界域可能即將攻占文明最前線,那會是法老時代之後的首例,有些北界人害怕這個事實。

“你也知道,‘人本協會’主要是一個北界組織,他們不諱言不想要機體——蘇珊,他們人數很少,卻都是有權有勢之輩。這個組織的成員包括:不願成為他們口中‘機體工友’的工廠廠長、工業界和農業界領袖,此外還有野心分子,以及覺得自己足以決定什麽對自己最好、不願聽從機體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