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可避免的沖突(第7/10頁)

“是嗎?”

“你們的‘人本協會’在北方勢力強大,但在死氣沉沉的古老歐羅巴,我們相當樂意讓虛弱的‘人心’靜養一陣,它自然補充不了什麽新鮮血液。不用說,你屬於那個充滿自信的北方,而不是這個憤世嫉俗的古老大陸。”

“這和阿馬丹有關聯嗎?”

“喔,有的,我想是有的。那些礦區在統一辰砂公司的控制下,它當然是一家北界公司,總部設在尼科拉夫。私底下,我懷疑他們的董事會究竟有沒有在咨詢機體。在我們上個月舉行的會議中,他們說他們有。當然,我們沒有任何反證,但在這件事情上——請別介意——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會相信北界人的說法。縱然如此,我想還是會有圓滿的結局。”

“這話怎麽說,親愛的女士?”

“你必須了解,過去幾個月的經濟動蕩,已經在西班牙地區造成不小的騷動。它雖然比不上過去的大風大浪,卻對我們平靜無波的心境造成相當的擾動。據我了解,該公司正準備把礦區賣給當地一群西班牙人,這很令人欣慰。如果我們真是北方的經濟附庸,讓這個事實過分宣揚就是恥辱。然而,你對我們的人可以比較放心,他們會忠實地遵從機體。”

“這麽說,你認為不會再有麻煩了?”

“我確定不會再有。至少,阿馬丹不會再有。”

北方界域

面積:18,000,000平方英裏

人口:800,000,000

首都:渥太華

在希蘭姆・麥肯日副總協位於渥太華的辦公室中,有一幅以北極為中心的地圖。除了屬於歐羅巴的斯堪地那維亞區與冰島區之外,北極地區全都是北方界域的版圖。北方界域在許多方面都是世界之冠,而從這張地圖便能看出端倪。

它可約略分成兩大地區。地圖左方是格蘭河以北的整個北美洲,右方則包括當年蘇聯的全部疆域。這兩個地區加在一起,代表了原子時代初期地球上的核心勢力。位於兩者之間的是大不列顛,它像是該界域舔向歐羅巴的舌頭。而在地圖的頂端,扭曲放大成怪模怪樣的,則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兩者同樣是這個界域的成員。

過去數十年的一切變化,皆未能改變“北方”是全球經濟主宰這項事實。

因此,在拜爾萊所見過的官方界域地圖中,唯有麥肯日的版本畫出了整個地球,仿佛表示“北方”無懼於競爭,無需特別強調自己的顯著地位。這個事實,幾乎便是一個誇耀的象征。

“不可能。”麥肯日一面喝著威士忌,一面以倔強的口吻說,“拜爾萊先生,我相信,你沒有受過機器人技師的訓練。”

“沒錯,我沒有。”

“嗯。這個嘛,秦修林、勾馬和齊葛思蘇斯卡也都沒有,在我看來這實在是大不幸。地球居民有個太普遍的看法,認為總協只需要具有組織的長才、兼容並蓄的胸懷,以及和藹可親就行了。但如今這個年頭,他也應該了解機器人學——請別介意我這樣說。”

“我不介意,我同意你的說法。”

“比方說,根據你剛剛講的那些話,我猜你是在憂心最近世界經濟的小小脫序。我不知道你懷疑些什麽,但過去曾有人想到——他們應該知道得比你多——萬一有錯誤資料輸入機體會怎麽樣。”

“會怎麽樣,麥肯日先生?”

“這個嘛,”這位蘇格蘭人挪了挪屁股,嘆了一口氣,“搜集來的所有資料,都會通過一個復雜的篩選系統,由人工和機器做雙重檢查,所以這種問題不太可能發生。但我們暫且忘掉這點——人容易犯錯,也容易墮落,普通的機械裝置則容易出現機械故障。

“問題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們所謂的‘錯誤資料’,是指和所有已知資料不一致的那些。這是我們判斷正誤的唯一依據,對機體而言也是一樣。比方說,假如你命令它,根據七月平均氣溫為五十七華氏度的資料,指導愛荷華州的農業活動,它是不會接受的,它不會給出任何答案。並非由於它對那個特殊氣溫有任何成見,或不可能得出一個答案;而是因為,根據歷年來輸給它的所有資料,它知道七月平均氣溫為57度的機會趨近於零。因此,它拒絕接受這個資料。

“唯一能將‘錯誤資料’強行輸入機體的辦法,是把它藏在一組自圓其說的完整資料裏面,其中的資料一律含有巧妙的錯誤——不是微妙到機體偵檢不出來,就是在機體的經驗範圍之外。可是前者超出人類的能力,後者也幾乎如此,而且隨著機體的經驗一秒秒增加,後者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小。”

史蒂芬・拜爾萊將兩根指頭放到鼻梁上。“這麽說,機體不可能被人動手腳——那麽,你又如何解釋最近這些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