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可避免的沖突(第10/10頁)

“假設你是對的,蘇珊,但那個解釋怎能對我們造成傷害呢?”

“啊,史蒂芬,假如我是對的,那就代表機體為我們籌劃未來的方式,並非只是針對我們直接的問題提出直接的答案,而是對世界整體的局勢、對人類整體的心理提出一般性答案。知道這點可能會令我們難過,可能會傷害我們的自尊。而機體不能——絕對不能讓我們難過。

“史蒂芬,我們又怎麽知道人類終極的幸福會伴隨著什麽?機體掌握著無限多的因素,我們卻無從掌握!讓我舉個不算不熟悉的例子:整個的科技文明所帶來的不幸和悲慘,說不定還超過它所送走的。一個擁有較少文化、較少人口的農業或牧業文明,說不定反而會更好。若是這樣,機體就必須朝那個方向前進,而且最好別讓我們知道,因為根據我們無知的偏見,我們只曉得自己習慣的才是好的——我們會堅決反對改變。也說不定,一個完全都會化的社會,或者一個完全階級化的社會,或者一個完全無政府的社會,才是真正的答案。我們不知道;只有機體知道,而它們正帶著我們走向那裏。”

“但你是在對我說,蘇珊,‘人本協會’是對的;人類對未來已經失去自己的決定權。”

“其實,人類從來沒有任何決定權。人類總是受到自己所不了解的經濟和社會力量的擺布,此外反復無常的氣候、勝敗難料的戰爭也一直在宰制人類。機體則了解這些因素,不會被任何一項所阻止,因為機體會像對付‘人本協會’那樣對付這些因素——它掌握了最強大的武器,那就是對全球經濟的絕對控制權。”

“多麽可怕!”

“或許是多麽美好!想想看,如今,所有的沖突終於能避免了。從今以後,只有機體是不可避免、不可或缺的!”

石英板後面的火焰熄了,只留下一縷輕煙作為它的遺跡。

“故事講完了。”凱文博士緩緩起身,“我從頭到尾看了個仔細。一開始機器人還不會說話,最後他們挺立於人類與毀滅之間。我看不到什麽了,我的生命已到盡頭。你將會看到下一波的發展。”

此後我再也不曾見到蘇珊・凱文。她於上個月逝世,享年八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