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未來三部曲3)(第4/5頁)

“可我知道重建不真實,”媽媽在心裏說,“這才是最關鍵的。”

我在腦海裏把她的話反復琢磨。

繼續飛行,我們在有趣的動物和歷史遺跡上空停留,如今後者只剩下一片片碎玻璃,因為泥土早已被沖走,金屬也銹成了粉末。與此同時,媽媽用思維給我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在太平洋上空,我們下降去尋找鯨魚。

“我把加入你名字裏是因為我像你這麽大時特別喜歡這種生物。”媽媽告訴我,“它們是稀有的物種。”

我看著鯨魚破水而出,拍打海面,覺得它們根本不像我名字裏的。

來到美洲,我們停下來觀看熊群,它們也毫不害怕地擡頭看著我們(畢竟維護飛行器只有成年母熊的大小)。最後我們來到大西洋沿岸的一座覆蓋著茂密樹林的河口島嶼,島嶼上河流縱橫,海岸上還點綴著濕地。

一座城市的廢墟占據島嶼的最南端。摩天大樓空蕩的結構已經變成黑色,玻璃窗早已破碎殆盡,它們像一根根石柱,高聳在周圍叢林之上。在它們的陰影下,我們能看見郊狼在逐鹿。

“你看到的是曼哈頓的遺跡,很久以前這是最偉大的城市之一。我就在這裏長大。”

接下來,媽媽向我回憶起曼哈頓的榮耀時光,以肉體形式存在的人類大量生活在那裏,像黑洞一樣消耗能量。人們獨自或成對居住在自己的大房子裏,擁有一些機器,它們可以載他們四處遊走,可以提高或降低溫度,可以做飯和清潔,或是帶來其他的妙處,可又無時無刻不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向空氣中排放碳和毒物。每個人浪費的能量可以維持一百萬虛擬空間的意識生存。

然後奇點時代來臨,最後一代人類走向兩個方向:一支被死神帶走,一支進入數據中心,偉大城市陷入一片寂靜。雨水滲入墻壁和地基的縫隙,經過凍結和融化,把縫隙撬得更大,直到大廈傾倒,仿佛古代恐怖的伐木場面。柏油路面開裂,幼苗和藤蔓從中生長,城市漸漸向植物的生命力屈服。

“仍然屹立不倒的建築是古人類過度設計的結果。”

如今沒人談論工程建設,由物質構成的建築低效、刻板、有限,消耗太多能量。有人教導我,在人類知道有更好的選擇之前,工程是黑暗時代的藝術。比特和量子比特要更加發達,對我們的想象力沒有限制。

媽媽對我的想法笑了笑:“你跟爸爸的看法一樣。”

飛行器降落在一片空地,早已人去樓空的摩天大樓清晰可見。

“我們的旅程從這裏才真正開始。”媽媽心裏想,“重要的不是我們走了多遠,而是我們利用現有的時間做了些什麽。別害怕,芮妮,我給你看點兒有關時間的東西。”

我點點頭。

媽媽激活降低飛行器處理單元頻率的常規操作程序,這樣電池就可以用久一些,不過我們的思維也慢得要命。

周圍的世界加快了速度。劃過天空的太陽越跑越快,最後成為一條在不變的黃昏裏跨越世界的光帶。樹木在我們身旁生長,影子扭動旋轉。動物們來了又走,快得我們都無法感知。我們注視一座摩天大樓,它有著鋼制穹廬和高聳的尖頂,但是隨著四季更替漸漸傾覆倒塌。摩天大樓外形的變化,仿佛伸向天空的巨手感到了疲憊,這讓我陷入沉思。

媽媽把時鐘頻率調回正常,我們目視摩天大樓的上半部分倒下來,在一連串冰山崩塌般的巨大撞擊聲中,又撞倒周圍好幾座建築。

“當時我們做了很多錯事,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做對了。那是克萊斯勒大廈,”我在她思緒中感到無邊的憂傷,“——人類最美的造物之一。可是人類的任何創造都不會永久,芮妮,即便是數據中心,也會在宇宙熱寂之前的某一天崩潰。但是縱使真實世界的一切都將消亡,真正的美麗也會永存。”

從我們踏上這趟旅程開始,45年已經過去,不過對我而言,時間似乎還不到一天。

我的房間爸爸沒有動,還保持著我離開那天的樣子。

經過45年,爸爸的樣子有了變化。他增加了身體的維度,顏色也變得更加金黃。不過他對我的態度就好像我才離開一天,他如此體貼讓我特別感激。

我準備上床睡覺的時候,爸爸告訴我,莎拉結束了學業,組建了家庭,如今有了一個女兒。

這個消息讓我感到一點憂傷。很少有人降低運行頻率,那會讓人感到落後。不過我會努力追趕,真正的友誼也會克服年代的阻隔。

什麽也換不來我跟媽媽共同度過的漫長一天。

“你想換一下臥室的設計風格嗎?”爸爸用思維問,“就當作一個新的開始,克萊因瓶結構你用了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可以挑一些基於八維圓環面的當代設計。如果你喜歡極簡抽象風格,五維球體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