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5頁)

主任下最後說:“博氏化本來是一系列抑制發育的過程。我們是要抑制卵子的正常發育,但十分詭異,卵子的反應卻是發芽。”

反應是發芽。鉛筆忙個不停。

他指點著。在一條緩慢移動的傳送帶上,滿滿一架試管正被送進一個巨大的金屬櫃,另一架試管正從金屬櫃的另一端緩緩移出。傳送機輕輕地咕嚕作響。他告訴學生,試管穿過金屬櫃需要八分鐘。一個卵子最多能承受八分鐘的X光強力照射。少數卵子死了,存活下來的卵子中最不活躍的那些則一分為二。大部分生出四個芽體,有的八個。之後,全部放回孵化器中,讓芽體在孵化器中開始發育。兩天後,再突然進行低溫冷卻,以此來抑制芽體的發育。隨後,芽體便二變四、四變八地持續發芽生長;再用接近致其死亡的酒精浸泡芽體;隨之而來的是一再發芽——芽體上生新芽,新芽上再生新芽——以後便任其生長——此時如果再加以抑制,便會致其死亡。到這時,最初的一個卵子可能已經變成八到九十六個胚胎——不得不承認,對大自然來說,這真是一項巨大的進步。一模一樣的孿生子——但不像先前胎生時那樣,一個卵子偶然分裂成雙胞胎或三胞胎。現在,一個卵子一次就能生出二三十個,八九十個。

“八九十個。”說著,主任雙臂一揮,那樣子就好像是在慷慨施舍,“八九十個。”

可是,這時,一個學生傻乎乎地問道,這有什麽好處?

“好小子!”主任猛然轉身對他說,“難道你不懂?真不懂?”他舉起一只手,表情非常嚴肅。“博氏程序是社會穩定的主要手段!”

社會穩定的主要手段。

統一規格、批量生產的標準化男人和女人。一家小工廠的所有員工都是同一個卵子博氏化後的產品。

“九十六個一模一樣的孿生子,操作九十六台一模一樣的機器!”他說起話來,激動得聲音都有點顫抖了。“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他引用了世界國的國訓:“社會、認同、穩定。”真是豪言壯語啊!“假如我們能無限博氏化,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全部由標準統一的伽瑪種姓,別無二致的德爾塔種姓,整齊劃一的愛普西隆種姓解決了。數以百萬計一模一樣的孿生子。量產原理終於應用於生物學了。

“但,可惜啊!”主任搖了搖頭,“我們不能無休止地博氏化。”

九十六似乎是個極限,平均只有七十二個。同一個卵子與同一個雄性配子配對,生產出盡可能多批次一模一樣的孿生子,這已是最好成績(很可惜,只能算是屈居第二的好成績),而且即便是這樣的成績,也很難達到。

“因為,在自然狀態下,兩百個卵子需要三十年才能成熟。但此時此地,我們的任務是穩定人口。花二三十年的時間零零星星地生產孿生子,又有什麽用呢?”

顯然毫無用處。但博德斯納普技術大大加速了卵子的成熟過程。該技術可以確保兩年內至少生產出一百五十個成熟的卵子。讓這些卵子受精後,再對其進行博氏化——換句話說,就是乘以七十二。那麽,在兩年之內,我們就會得到一百五十批一模一樣的孿生兒,差不多一萬一千個孿生的兄弟姐妹。

“個別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一個卵子生產出一萬五千個成年人。”

就在這時,一位面色紅潤的金發青年剛好從旁邊走過,主任向他招了招手,叫道:“福斯特先生。”面色紅潤的年輕人走上前來。“福斯特先生,你能告訴我們一個卵子生產的最高紀錄嗎?”

“在我們中心是一萬六千零十二個。”福斯特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藍眼睛,說起話來語速很快,而且喜歡動不動就引用數據。“一百九十八批孿生子,一萬六千零十二個。當然,在熱帶地區的一些孵化中心,成績要好得多。”他滔滔不絕地說,“新加坡的產量動不動就超過一萬六千五百個,蒙巴薩4居然創了一萬七千的紀錄。但他們的優勢,我們是無從具備的。你們真該看看黑人卵子對腦垂體的反應!假如你用慣了歐洲的材料,看到黑人卵子對腦垂體的反應會讓你大吃一驚。不過,”他笑了笑接著說(但眼睛閃爍著知難而上的光芒,翹起的下巴帶著一副迎接挑戰的架勢),“不過,我們在努力超越他們。目前,我正在培育一個德爾塔減型卵巢,長勢非常好。這個卵巢現在才十八個月大,但已經培育了一萬二千七百個孩子,有的已經傾注出瓶,有的還在胚胎發育期,但長勢都很好。我們會超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