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第4/13頁)

即使一個排長也需要“參謀”——他排裏的中士。

有時沒有中士他也能對付;沒有他,他的中士也可以應付。但一個將軍卻必須有參謀。這個工作量太大,他戴不起這麽一頂“帽子”。他需要一大群計劃參謀和一小隊作戰參謀。因為軍官的數量總是不夠,所以他旗艦上的部隊指揮官數量增加了一倍,作為平時的計劃參謀。他們都是從機動步兵中最擅長數理邏輯的人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最後,他們還要率領自己的部隊空降。將軍則和一組作戰參謀一起空降,再加上一小隊機動步兵中最兇悍,反應最為迅速的傘兵。他們的職責是在將軍指揮作戰時,保護他免受粗魯的陌生人打擾。有時候他們成功了。

除了參謀配置外,任何一個建制大於排的單位都必須有一名副指揮官。但是軍官的數量總是不夠,所以只好立足現有資源,想方設法湊合應付。要填補每一個空缺,一個軍官只從事一份工作,那麽軍官的比例就會成為5%——但3%是我們的上限。

和機動步兵永遠無法達到的5%理想值相比,歷史上很多陸軍任命了10%的軍官,甚至高達15%——有時竟能達到荒謬的20%!

聽上去像是個神話故事,但它卻是事實,特別是在××世紀。軍官數量比下士還多,士官的數量又超過了士兵!這是什麽樣的軍隊啊!

那只能是個輸掉戰爭的結構。如果歷史能說明什麽的話,一支機構龐大、官僚盛行、組織臃腫的軍隊,它的大多數“士兵”從來不打仗。

再說“軍官們”,如果不指揮作戰,他們幹什麽?顯然是無足輕重的工作:軍官俱樂部管理軍官、宣傳鼓動軍官、體育運動軍官、公共信息軍官、娛樂活動軍官、運輸軍官、法律軍官、隨軍牧師、隨軍助理牧師、隨軍助理牧師助理,什麽事都有個軍官負責——甚至還有護士軍官。

在機動步兵中,這些事是軍官們的額外勤務。或者,如果它們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個“事”的話,雇用平民完成它們更好、更廉價,不至於讓一個戰鬥單位瑣事纏身,士氣低落。但是在××世紀的一個世界強國中,情況變得糟糕至極,以至於真正的軍官,那些指揮戰士的軍官,被授予了特殊肩章,用於把他們和成群結隊乘騎轉椅的輕騎兵區分開來。

隨著戰爭的進行,軍官的稀缺變得日益嚴重。機動步兵的傷亡率一直是所有部隊中最高的……機動步兵又從來不會僅僅為了補上空缺而任命某人。從長遠來看,每個新誕生的團必須由它自己提供相應的軍官員額,而且軍官比例的上升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圖爾號上的攻擊部隊需要十三名軍官:六個排長,兩個連長,兩個副連長,還有一個戰鬥部隊指揮官以及起參謀作用的一位副指揮官和一個副官。

但是只有六名……和我。

組織結構表“半營”攻擊部隊——布萊克斯通上尉(“第一頂帽子”)

軍士長C連——“瓦倫的狼獾”D連——“布萊基黑衛士”

中尉瓦倫布萊克斯通上尉(“第二頂帽子”)

第一排——中尉貝恩第一排——中尉希福(住院)

第二排——少尉鈴木第二排——少尉科羅申第三排——少尉甘姆第三排——少尉格雷漢姆

我本來應該被安排在希福中尉手下,但就在我報到那天他住院了,因為某種嚴重的神經痛。這並不意味著我能得到他的排,沒人把一個臨時三級少尉當作有用的資源。布萊克斯通上尉可以把我派給貝恩中尉,指派一個中士掌管希福的排,甚至可以戴上“第三頂帽子”,自己接手。

事實上,他來了個雙管齊下,不過他仍然指派我為黑衛士第一排的排長。他是這麽安排的:首先從狼獾那兒借來最好的中士當營部參謀,把營軍士長調往他的第一排當副排長——這個工作比他戴的臂章低兩個級別。布萊克斯通上尉在一次訓誡中讓我不要被沖昏頭腦:在結構表上,我顯示在排長的位置上,但實際上這個排由布萊基自己和軍士長指揮。

只要我規規矩矩別放肆,一切都好說。我甚至被允許以排長的身份空降,但是只要我的副排長對連長說句話,老虎鉗就會合上,把我鉗個稀巴爛。

這種安排很適合我。只要我能應付下來,它就是我的排;如果我不能,越快把我趕到一邊,對大家越有好處。除此之外,以這種方式得到一個排比戰鬥中因為突發慘劇把這個排塞到我手裏好得多。

我把這份工作看得很重,因為它是我的排——組織結構表上是這麽說的。但是我還沒學會如何將我的權力分配到下級手裏。大約一個星期中,我出現在傘兵們中間的次數太多,多到對一個戰鬥集體產生了不良影響。布萊基把我叫進他的特等艙。“小夥子,你到底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