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康普隆(第5/9頁)

“好一個客觀正確性,”崔維茲悲傷地說,“我甚至不了解自己所作的決定,因而必須千方百計尋求佐證。”

“你會找到的。”寶綺思說。

“我也這麽希望。”崔維茲應道。

“說句老實話,老弟,”裴洛拉特道,“我覺得這次的對話,寶綺思輕而易舉占了上風。你怎麽還看不出來,她的論證已經足以說明,你決定以蓋婭作為人類未來的藍圖是正確的?”

“因為,”崔維茲厲聲道,“我在作決定的時候,還沒有聽到這些論證,當時我對蓋婭這些細節一概不知。是另一個因素影響了我,至少是潛意識的影響。那是個和蓋婭的細節並無關聯的因素,可是一定更為基本,我必須找出的正是這個因素。”

裴洛拉特伸出手來拍拍崔維茲,安慰他說:“別生氣,葛蘭。”

“我不是生氣,只是覺得壓力大得幾乎無法承受,我不想成為全銀河的焦點。”

寶綺思說:“這點我不怪你,崔維茲。由於你天賦異稟,才不得不接受這個角色,我實在感到抱歉。我們什麽時候登陸康普隆?”

“三天以後,”崔維茲說,“我們得在軌道上某個入境站先停一下。”

裴洛拉特說:“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崔維茲聳了聳肩。“這要由許多因素來決定,包括前來這個世界的太空船有多少、入境站有多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核準或拒絕入境的特殊法規,這種法規隨時都有可能改變。”

裴洛拉特憤慨地說:“你說拒絕入境是什麽意思?他們怎麽可以拒絕基地公民入境?康普隆難道不是基地領域的一部分?”

“嗯,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這是個微妙的法政問題,我不確定康普隆會如何詮釋。我想,我們有可能被拒絕,但我相信可能性並不太大。”

“如果遭到拒絕,我們該怎麽辦?”

“我也不知道。”崔維茲說,“讓我們靜觀其變,別把精神耗在假想的狀況上。”

11

現在他們已經相當接近康普隆,即使不借助望遠設備,呈現眼前的也是個可觀的球狀天體。如果經由望遠鏡放大,那就連入境太空站都看得見了。這些入境站比軌道上大多數的人造天體更深入太空,而且個個燈火通明。

遠星號由南極這端慢慢接近這顆行星,能看到行星表面的一半始終沐浴在陽光下。位於夜面的入境站是一個個的光點,自然顯得特別清楚,全都均勻排列在一個弧圈上。有六個入境站清晰可見(在日面上無疑還有六個),全部以相同的固定速度環繞著這顆行星。

裴洛拉特面對這個景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他說:“那些距離行星較近的燈光,都是些什麽東西?”

崔維茲說:“我對這顆行星不太了解,所以答不上來。有些可能是軌道上的工廠、實驗室或觀測站,甚至是住人的太空城鎮。有些行星喜歡讓人造天體外表看起來一片漆黑,只有入境站例外,例如端點星就是如此。就這點而言,康普隆顯然比較開放。”

“我們要去哪個入境站,葛蘭?”

“這得由他們決定,我已經送出登陸康普隆的請求,早晚會收到回復,指示我們該向哪個入境站飛去,以及何時該去報到。這主要取決於目前有多少太空船等候入境,如果每個入境站都有成打的太空船排隊,我們除了耐心等待,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寶綺思說:“在此之前,我只有兩次超空間旅行的經驗,兩次都是去賽協爾或附近的星空,我從來沒到過這麽遠的地方。”

崔維茲以銳利的目光盯著她。“這有關系嗎?你依然是蓋婭,對不對?”

寶綺思一時之間顯得有些惱怒,但不久就軟化為帶點尷尬的笑聲。“我必須承認這次被你抓到語病,崔維茲。‘蓋婭’這個名稱有雙重含意,它可以代表太空中一個球狀的固體、一顆具有實體的行星,也可以代表包括這顆行星在內的生命體。嚴格說來,對於這兩種不同的概念,我們應該使用兩個不同的名詞,不過蓋婭人總能從上下文的意思,了解對方指的是哪一個。我承認,孤立體有時可能會被搞糊塗。”

“好吧,那麽,”崔維茲說,“目前你距離蓋婭這顆星球有數千秒差距,你仍是蓋婭這個生命體的一部分嗎?”

“就生命體的定義而言,我仍是蓋婭。”

“沒有任何衰減?”

“本質上並沒有。我確定自己曾經告訴你,跨越超空間而想繼續身為蓋婭,的確有些困難存在,但我做到了。”

崔維茲說:“你是否想到過,可將蓋婭視為一個銀河級的魁肯——傳說中充滿觸須的怪獸,那些觸須無孔不入。你們只要派幾個蓋婭人到每個住人世界,就等於建立了蓋婭星系。事實上,你們也許已經這樣做了。那些蓋婭人都在哪裏?我想至少有一個在端點星上,也至少有一個在川陀。這項行動進行到什麽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