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沉沒的國度 2(第3/5頁)

“當今的執政黨首腦,能夠演好這出重頭戲嗎?在我看來,現任首相不具備這樣的政治能力。”

“目前,在這個國家裏,可以說還沒有合適的人選能擔當得起這樣的重任……”大使聳聳肩說,“日本作為國家而言,目前正處於一個十分危難的境地。長期以來,政府一直對社會的各種思潮、行為放任自流,甚至學生也乘機胡作非為。一步走錯,就可能改寫歷史發展的進程。因為在相當長的一個階段內,這個國家的經濟和國民生活始終承受著最大程度的壓力,也許就像一個吹得鼓鼓的氣球撞到針尖上一樣……”

“沒必要把問題看得那麽嚴重吧?”年輕的調查員說,“災情的確很嚴重。所謂‘後遺症’,一般是要經歷較長時間後才會暴露或顯現出來的。但是,地震畢竟是地震。從日本經濟的規模來看,即使今後的GNP增長率會放慢一些……”

“恐怕不僅僅是一場地震這麽簡單吧。”大使再次向杯子裏倒入葡萄酒,用手摸著胡須說,“那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那時的我,比你們都年輕,就在這個日本大使館工作……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我在日本待了十多個年頭……在我赴任前夕,日本發生了近代史上第一次關東大地震。那時的東京比現在破舊,到處都是木頭和竹子搭建的房屋,可怕的大火導致十余萬人喪生,數千朝鮮人被聽信流言的民眾所殺。同時,一貫被天皇政權仇視的社會主義運動者也遭到暗殺。日本民眾對自然災害已見慣不驚,在這樣的特大災害面前,他們也一樣能鼓足幹勁,重建家園。盡管如此,日本社會還是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和嚴重的動蕩不安。為了防止革命家借機蠱惑民心,增加社會不安的因素,政府強化治安管理法,即禁止反政府的思想活動。這次地震災害引發了金融危機,使經濟出現了衰退,加上受到國際危機意識的侵擾,政府增加了軍部的發言權。他們最初謀求通過緊縮政策來恢復經濟,但是,事與願違,於是,便采取軍備擴張來恢復經濟,通過侵略中國、企圖吞並中國的東三省來緩和國內危機,於是就陷入到那場不幸的戰爭中去了……”

“總而言之……你說關東大地震是造成日本這個國家走向法西斯的重要原因嗎?”

“據說的確存在這樣的觀點。至少那場地震確實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動蕩,也的確給日本以後的歷史進程帶來了一些變化……”

“但是,無論從日本的社會形態還是從經濟規模來說,戰前都不能與現在同日而語。”年輕的調查員爭辯道,“我既不認為法西斯主義很快就要擡頭,也不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能夠修改憲法。更何況,日本現在的行政機構,具有戰後以來長期致力於經濟復興的經驗。我倒是認為,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情況一樣,這場災難說不定還會促使日本社會恢復它的生機呢。”

“地震和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啊。” 禿頂點著雪笳說,“戰敗之所以給日本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發展機遇,是因為戰敗,日本甩掉了明治維新之前和之後都不願放棄的舊的社會理念,規定了日本不能公開擁有軍隊。但是,地震卻是另外一回事。地震不能促使社會結構和國家性質發生改變,因此,各種矛盾和危機也就不會通過社會結構的變化而被消化吸收,而是更加尖銳化……”

“連我們都能做出這樣的分析,更何況大智慧的日本政府和執政黨了。”大使緊接著他的話說,“那麽,為了渡過這個危機,政府將從社會的各個層面來強化本國的社會制度。這種強化——加強統一管制,取締各種違背社會制度的東西。如果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一點差錯,就會擴大社會危機,說不定會使日本陷入難以控制的局面。”

“從我們這方面來講,也想做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禿頂說,“因為日本國內形勢的變化會給遠東的局勢帶來極大的影響。至少,目前對東南亞經濟擴張的速度會放慢,其影響力將減弱,對美國、歐洲和非洲的出口也會大幅度地下降。問題是,誰來填補它撤離之後的空缺呢?中國自然會向東南亞出手吧。蘇聯如今是內患無窮。我們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日本經濟增長率下降,對海外擴張減弱,這既是壞事,又是好事——歐洲和東南亞已經出現大量拋售日元的征兆。本周,歐洲的日元牌價是一美元兌換二百五十五日元,日元還將繼續暴跌……”

“你估計,亞洲的軍事形勢會不會因此發生什麽變化?”使館秘書問。

“不能說不會發生變化。假如乘人之危進行強烈的‘反擊’,勢必讓日本社會更強硬起來,引發新的反攻。我們需要了解的是,這次地震對世界各個方面所產生的長遠影響。我們想對日本的經濟發展、向國外擴張的速度進行評估以後,再制定我們長期的經濟和外交戰略。如果日本局勢發生變化,我們就有必要對戰略方針進行一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