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最後一代(第2/27頁)

“但我不想讓你們只是聽我說。一般情況是,那些有可能成為這裏公民的遊客在這裏住上幾天,感覺一下這裏的生活。如果他們決定加入我們,我們就讓他們參加一系列測試,這是我們的一道主要防線。三分之一的申請者會被拒絕,拒絕的原因通常不會對他們產生任何不良影響,對外界也沒有意義。獲準通過的人先回家去,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處理自己的事務,然後再回到我們這兒來。有些人在這個階段改變了主意,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幾乎都是出於他們無法控制的個人原因。我們的測試幾乎百分之百可靠:那些通過了的人就是真正想來的人。”

“要是有人搬來之後改變主意呢?”簡擔心地問。

“他們可以離開,一點兒也不難。這種事發生過一兩次。”

一陣很長的沉默。簡看了看喬治,他一邊沉思,一邊用手搔著藝術圈十分流行的腮須。他們沒有給自己斷了後路,簡也沒有過分焦慮。聚居地看上去挺有趣,也不像她所害怕的那麽怪異。孩子們也會喜歡這兒的,這一點很重要。

六周後他們搬了進去。單層的房屋很小,但他們的四口之家已不會再擴大了,所以也就足夠使用。所有的代勞設施一應俱全,至少簡不用擔心會回到家務繁重的黑暗年代。不過,發現這裏有個廚房時,她覺得有些困惑。在這種規模的社區裏,人們通常會打電話給食品中心,等上五分鐘就能收到他點的餐了。個性固然很好,但現在,簡擔心事情是否做得太過了。她悶悶不樂地尋思,是不是她不但要給一家人做飯,還得給他們縫制衣服呢?不過,她沒在自動洗碗機和雷達測距器之間看到織布機,看來還不至於那麽糟……

當然,房子的其他地方看上去光禿禿的,毫無修飾。他們是這裏的第一家住戶,要過一段時間這個嶄新無菌的屋子才會變成溫馨的人類住家。孩子們無疑會十分有效地加快這一進程。傑弗裏不幸的犧牲品已經(簡這時還不知道)在浴缸裏斷了氣,全因為這年輕人不知道淡水和鹽水的基本差別。

簡走近沒掛窗簾的窗戶旁邊,眺望整個聚居地。毫無疑問,這地方很美。房子地處一座小山的西面山坡上。小山高聳於雅典島,再無任何競爭者與之匹敵。她可以看見在北面兩公裏外,一條堤道通向斯巴達,如一把薄刀分斷水流。那多巖的小島遍布火山錐形石,與自己這邊寧靜的景色形成巨大反差,有時讓簡覺得可怕。她很好奇為什麽科學家會認為這火山不會再度蘇醒,湮沒周遭的一切。

一個人影忽忽悠悠上了坡,小心地走在棕櫚樹的陰影裏,全然不管道路規則。這引起了她的注意。喬治開完了他的第一次會議回家來了。別再做白日夢了,去忙些家務事吧。

金屬的碰撞聲宣告喬治騎著自行車到家了。簡不知道要等多長時間他們才能一塊學會騎車。這又是一個料想不到的地方。島上不允許開車,實際上也沒有必要開車,因為最長的直線距離也不到十五公裏。這裏有幾種公共服務車輛——卡車、救護車和消防車,都是嚴格限制的,遇到真正的緊急情況才能使用,速度限定在每小時五十公裏以內。這讓雅典居民們有了不少鍛煉的機會,街上從不擁擠,也沒有交通事故。

喬治草草吻了一下自己的妻子,往身邊的椅子上一坐,輕松地出了一口氣。

“嚯!”他邊說,邊擦著自己的腦門,“上山的時候其他人都賽過了我,看來人們都已經習慣了。我覺得我已經減了十公斤。”

“你這一天過得怎麽樣?”簡關切地問。她希望喬治不至於太疲憊,還能幫她拆拆包。

“非常刺激。當然,我見到的人連一半都記不住,但他們都很高興。話劇也如我所願非常好。我們下周開始排練蕭伯納的《千歲人》,我來全盤負責布景和舞台設計。這下就改觀了,不用那麽十幾二十個人告訴我,不能這麽做那麽做了。是啊,我覺得我們會喜歡這兒的。”

“自行車也不是問題了?”

喬治攢了攢氣力才勉強笑了一下。

“不是問題,”他說,“過幾個禮拜,我就不會在乎這麽個小山坡了。”

他並不完全相信,但實際上的確是這樣。過了不到一個月,簡就不再惦記汽車了,她也發現一個人在自己廚房裏能做出許多神奇的事情。

“新雅典”跟它借用名字的那個城市不同,它不是自然產生和發展的。聚居地的一切都出自精心的計劃,是很多卓越人才經過多年研究的結果。一開始,它是一個公開的、反對超主的策略,如果說不是針對他們的力量,至少也是對其政策的蓄意挑戰。最初,聚居地的發起者相信卡列倫會想辦法挫敗他們,但監理人幾乎什麽都沒有做。他的反應出乎預料,反倒令人不安。卡列倫有的是時間,他也許準備拖延一下再做反擊。或許他確信這個計劃早晚會失敗,用不著他采取什麽行動。